说说加拿大华人社会的小人现象

林达敏

近者相忌,文人相轻,商人相轻,华人相轻,同行也相轻。近日读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抚心自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像大多数人一样,整体而言,我不算是小人。但在一些情况和环境之下,也有小人的行为,变成偶然小人。

小人的原意,是指居下位的人,但已演变为不肖之人。他们的心态是妒忌,幸灾乐祸,武器是说谎造谣和离间。见到有钱的人,就说他的第一桶金,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见到高学历的人,就说他其实并不聪明。见到高职位的人,就说他不择手段所以成功了。见到有人提议大家做一件什么事,就说此人动机不纯,有私人目的,想出风头,想敛财。见到美貌的女人,就说她肯定拉皮整容,到处和男人勾三搭四。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我虽不如人,但品德颇佳。人只妒忌强者,不妒忌弱者,嫉妒比我高明,比我幸福,不嫉妒比我差劲,比我不幸的。所以受忌者,都是与众不同的佼佼者,不受人忌是庸人。

小人的嘴脸,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当他喜欢某人,这个人做的事情,样样对,样样好。当他不喜欢一个人时,则样样不对,样样不好。春秋有诸侯王,我忘了他的名字,查来查去查不到,后来索性不查了,姑隐其名以存忠厚。他不准人用他的车。有一次,一名他喜欢的大臣母亲有急病,用了他的车载母亲看病。王曰:「你真是大孝!」一次园逰,那大臣摘了一个桃子,咬了一口,其味甚美,就递了给他,王曰:「你真有我心意! 」。后来他不喜欢那大臣,就骂:「你为什么用我的车?为什么咬过的桃子给我吃?」。小人不分皂白至此。

中国人对子女的教导,侧重打骂。打骂中长大的人,必须每天每刻,都把别人踩在脚下,以补偿内心的自卑和自信的不足。因此三个人在一起,必有一人生忌,嫉妒一生,朋友之义,羞耻之感,恻隐之心,荡然无存。三人的关系,变得紧张凶险,笑脸不再自然,礼貌的背后,有了疑虑。有社区领袖,在华人社会活动了几十年,很感慨地说::「三个中国人在一起,人事就复杂起来!」。孔丘先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应该说::「三人行必有小人焉」。

华人也互相妒忌。 一个族裔在北美成功的因素,最重要是人口的比例和到达的时间。英裔人佔加拿大人口的35%,在加拿大400年。华裔在加拿大佔3.5%,只有150年的历史。英裔人的成功指数是35X400=14,000.华裔的成功指数是3.5X150=525.英裔人的成功指数是华裔的27倍。 这显示出华裔在加拿大缺少机会。北美洲有一句话::「连一个中国人的机会都没有」(Not a Chinaman’s chance),可见华裔机会微弱的程度。华裔因此互相竞争,不惜以小人的姿态互相敌对。安省以前所有公私机构都不僱用华人,到战后才解禁。华人不得与白人同居或结婚。建省150多年,我们终于出了华裔的移民厅长陈国治。于是环球邮报一犬吠影,华人社会众犬吠声,说他是大陆的间谍。一个族裔不尊重自己的杰出人士,是小人的族裔。春秋时的齐国田单、魏国信陵君、东晋谢安、唐代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宋朝的岳飞、明朝的戚继光、都被小人流言所伤,丢官的丢官,放逐的放逐,甚至断送生命。小人为祸没法挡,春风秋雨,小人何时了!

小人现象,在华人社会相当普遍,导游到了唐人街,大可指出这是一景,可供洋人观光。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有防人的文化,喜欢听信谣言,给了小人存在的空间。谣言一听到,一哄而起,不管起码的常识和逻辑,也不做印证。华人社会,无中生有的事情特别多,使人没法勇于任事,但这现象为社会学家忽略了。我们要认真研究小人的问题和危害,寻求改变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方法,使华裔族群能挣脱小人枷锁,更团结一致,以营造更合作无间的、成功富裕的社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