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加拿大(23)- 加拿大人的住房

作者:北矢

加拿大这地方地旷人稀。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6个,多伦多排第一,有600多万人口。阿尔伯特省的省府埃德蒙顿居尾,有130万人口。中等规模的城市有10多个,人口在十多万到几十万之间。剩下的都是些小城市或者叫城镇,人口几千到几万。在安省,这类小城市一个挨着一个,分不清彼此。小城市又和农村连在一起,或者说,农村也散布在小城市当中。加拿大的乡村和城市没有什么明显的地理界线,也没有什么城乡差别,乡村都是一些分散的房子,周围是大片的农地和森林。就生活的基本需要来说,比如交通,资讯,住房这些方面,大城市,小城市,农村这些地方都差不多不分伯仲。加拿大没有户籍制,人口流动性大,住在城市或者乡村,不同的老百姓有不同的生活兴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大城市的市中心拥挤一些,建筑物挤成堆,人也多。多伦多这样的城市,由于移民的原因,近30年来发展迅速,就城市规模而言,在北美仅次于纽约。多伦多在九八年六市合一之前才几十万人口,那时的国王街央街那一带,已经很拥挤了,现在人口增长了10倍,市中心就那么大的地盘,再盖房子只能向空中发展。以前,多伦多的老百姓还不习惯住楼房,他们祖祖辈辈住的是平房(bungalow)或二层的独立屋(detached house),还有一些多层的镇屋(townhouse)。多伦多的老城区,街道两旁尽是这些上百年来延续下来的独立屋(如下图)。

这类老房子占地不大,房子面积也不大。房子有自家的中央供暖和冷气系统,卧室基本有3个,卫生间2个,也有地下室。这是典型的普通老百姓的住房。这类房子由于地处闹市区,在最近这些年价值增长很快,有很多都被改造成现代风格的新屋了。多伦多的高收入人群也很多,他们的房子(如下图)和小城市的中产阶层的房子差不多。

多伦多的高层公寓也就是最近1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多伦多,高层公寓越来越多,越盖越高,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之最。加拿大统计局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多伦多有44%的居民住高层公寓,40%的居民住独立屋。多伦多老百姓率加拿大全国之先,改变了传统的住房观念,搬出独立屋,搬进高层公寓,住高层公寓的人数超过了住独立屋的人数。高层公寓有管理公司管理,住户每月要付管理费。公寓的底层有共用的健身房,游泳池,桑拿房,会客室,停车场。下图是最近几年多伦多市区兴建的高层公寓。

在中等规模的城市,也有一些高层公寓,但数量很少,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基本都住独立屋或镇屋。小城市没有高层公寓,多层楼房也很少见。小城市人口少,政府也不大,老百姓说话比较管用,盖新房子都要开听证会,方圆100米以内的居民都有权决定。小城市的老百姓很少有人接受高层公寓,他们认为高层公寓会侵犯隐私,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绿地少环境差等等,在小城市盖高层公寓过老百姓民意这一关就很困难。小城市的家庭收入相差不大,老百姓基本都住那种有前后庭院的独立屋。这类房子大致有3到4个卧室, 3个以上卫生间,1个洗衣房,1个书房,还有客厅,餐厅,家庭厅,敞开式厨房。地下室有冷暖气和热水设备房,酒吧,家庭影院,体育房或游艺室,还会有酒冷藏室。后院有BBQ炉,阳伞餐桌这些,有的还有游泳池或网球场。有孩子的家庭,后院会有孩子的蹦极床,滑梯,秋千,攀岩,篮球架。这类住房基本代表了加拿大人住房的面貌。下图是40多年前建的典型的小城市中产阶层的房子。

最近10多年在小城市兴建了很多面积较大的房子,占地都在半英亩以上,如下图。小城市空置土地多,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非建筑土地都被重新规划成住宅用地,想住大屋的家庭都迁往这些低密度的区域。这种房子5年前售价100多万,由于需求旺盛,房价驴打滚似的翻番,现在都300多万了。

还有一些更大的房子,也是最近这些年在小城市兴建的,如下图。这也属于是独立屋,这类独立屋在多伦多周边的小城市有很多。

还有一类住房华人叫做森林房,如下图。后院或前院有自家的大片森林和绿地,有的达到上百英亩。这类房子基本都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整天看不到人影,只有野生动物相伴。房子价钱不贵,和小城市中产房子的价钱差不多。

乡村的房子都是独立屋,房子面积比较大,周边的绿地也大,很多人家还拥有大片森林。加拿大的农民都是些个体户,每一家都是一个独立的农场,不仅种庄稼,也种蔬菜和水果,生产过程全部机械化,产销也数据化了。加拿大的城乡布局基本是大城市的周边是成片的小城市,乡村混杂在小城市之中。大城市有很好的分散功能,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和乡村都有比较完善的交通,资讯,生活设施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网络,小城市和乡村对大城市的依赖性不是很强。下图是安省农民住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