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加拿大(27)–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作者:北矢

最近看了一则新闻,说纽约的一位华人回国out了,变成土老冒了。这些年来,这种消息经常出现于海内外的各个宣传口。或美国华人,或欧洲华人,或澳洲华人,总之,差不多都是回国一趟就out了。其实,移居洋人国家的这些华人,多年以来,大部分都还一直保持着本土风貌。比如北方的吃大葱蘸大酱,南方的啃那些鸭脖子鸡爪子什么的,西部的吃羊肉泡馍,吃饭用筷子,后院弄菜园子,在华人超市买食物,在华人圈子里生活,有的写字还是那些繁体的。当年张明敏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将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说的差不多都对,只是“洋装虽然穿在身”,这个还不是很准确,因为一些个华人,不穿洋装,穿的都是从国内带来的衣服。在加拿大,大多数华人都聚居在温哥华、蒙特利尔、多伦多、万锦、列治文山这些地方。华人有思乡情结,其他族裔也都有,印巴人、阿拉伯人、希腊人、葡萄牙人、德国人都这样。就族裔人数来说,华人在加拿大算得上是人多势众。在大多伦多很多的区域,满大街都是中文招牌,行人请一色华人,说着各地的方言,乍眼一看还以为是在中国。从中国各个地方来的人在这里很容易就能找到乡亲乡情。就这种情况来说,这么个生活状态,回国out这类事件很容易就会发生。加拿大常年都一个样,没啥变化。中国则不同,日新月异,国家变化大,老百姓变化也大。看国产的电视剧,那里的乡亲们早餐都用刀叉了,面包培根牛奶什么的,都不怎么吃馒头咸菜喝粥了。住的是独楼,穿的是西装领带,说话有的时候干脆就是说出来一些个英语词。各地争盖第一高楼,出门私家车高铁,购物晃一下手机,不用交现钞东西就拿走了。这个时境换位,就将海外华人心里的一潭静水搅成了波起浪伏的一潭活水。

和现在中国关联最多的是80年代后期以来的大陆移民。在80年代后期那个时候,出来的人基本都是那些读书的,读学位还有读语言的,这些人后来几乎都留了下来。在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日本都有。90年代后期,从国内出来的移民大幅增加,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亲属团聚的,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出来的人,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是想换个社会环境,有的是想换个生活环境,有的想换个工作环境,有的给子女换学习环境的。总之,都想改变原来那种活法。大多伦多地区大概有70万华人,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从大陆来的。还有从台湾,香港来的,以及从其他国家来的华人,还有一些早前的移民。现在,台湾人和香港人,还有那些日本人,韩国人移民的人数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从大陆来的移民包括留学生至今还没有出现下降趋势。出来的人做技术的也好,打工的也好,还是活跃在社区的,或是办公司有开创大业想法的,或是将生意带到加拿大的,到了加拿大本土,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情绪不对路的感觉。多伦多的华人圈子有二个永恒话题,一是我在国内如何如何,二是我现在想如何如何。其实,很多人还没有如何如何自己就偃旗息鼓了,心里只剩下一些凉气了。加拿大这地方,平静得出奇,有风还是无风,都没有浪,扔一块石头,也溅不出一朵小水花来。你想赛跑,还没使出劲,就整到终点了,没有观众围着你,给你呐喊鼓掌,甚至都没有竞争对手陪着你,你独自耍完了,一切又无声无息地回归平静了。

有人想回去,有人想留下。有的回去又回来了,有的留下又回去了。去还是留,有人二选一,有人二选二。现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不是不断后退。加拿大和中国都开放了国门,方便华人进出。但做事和生活毕竟不是旅游,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才能体会到认识到一些个情况。留下还是回去,十年前就是问题,至今仍然还是一个问题。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