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加拿大(7)- 讲规矩不讲道德
作者:北矢
规矩在加拿大很重要,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处都有规矩,公司有公司的规矩,商铺有商铺的规矩,公众场所也有自己的规矩,甚至邻里和家庭也有规矩,有些是明文写清楚的,有些是约定成俗的。规矩要服从法律,加拿大的合同或民间契约常常会有一条独立的条款,那就是本合同若与法律不一致要服从法律。加拿大法律遵从的是案例法,就是用以前判过的案子个例来作为现在案子判决的依据。也就是说,先前判过的案子个例,对以后的案件都有法律效力。法官尽管放心去套用以前的案例来断现在的案子。法律的历史年久,案例浩如烟海,再专业的律师也不可能通晓。规矩的说道就更多了,涉及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老百姓只能遵规守法,才能享受自己的安逸生活,才能不受到违法和违规而带来的扰乱。在加拿大生活,一般老百姓很少触及刑事,大量的是民事纠纷。加拿大有一类法庭叫做小额法庭,在安大略省,小额法庭的限额为2万加元。若民事纠纷在2万加元以内,就到这类法庭。民事纠纷的缘由很多,在加拿大,任何纠纷都能用钱来衡量用钱去解决。小额法庭专门处理民间琐碎事件,这类事件,民不告官不管,最好私了,节省纳税人的钱。但是,加拿大较真的人非常多,动不动就法庭见,所以,加拿大的小额法庭非常之忙碌,打一场小官司,二、三年能结案那就算是高速了。在小额法庭,随时随处都能见到道德和规矩的碰撞和法律的碰撞,道德在加拿大社会没有什么价值,在加拿大的法庭同样也不值钱,法庭讲的是法律和规矩。
先说一件事。我常去办事的多伦多东区的一间银行,一个月被抢劫了二次,犯案的是同一个人。在加拿大,抢银行不是什么大事。有人缺钱,临时起歹意,或有人闲得无聊,萌生了想去试试身手的念头,都可能抢银行。抢银行的一般做法是,蒙着脸罩,一只手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抢劫,把钱拿出来”,另一只手放在兜里朝外顶着,佯装有枪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银行柜员会迅速地把钱袋递出来。当然也有拿真枪的团伙劫匪,另外,也还有高雅的打劫者。曾有个女士守规矩的排着队, 等轮到她走到到柜员前,才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柜员,纸条上面写着,” 我在打劫,交钱”,柜员虽然惊奇但也配合递出一些钱免灾。那个一个月抢劫二次银行的犯案者,第一次只拿到了不多的钱,几天后钱花光了,又回去打劫,这次拿到了一袋子钱,还没有逃出银行多远,钱袋内设置的自曝装置喷出红色粉末,那边的银行也报了案,打劫者很快被警察抓到,钱袋里被污染的钱票全部被当成了法庭证据。在加拿大抢劫银行如此顺手,可能与银行的规矩有关,银行不许员工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也不让员工挺身而出舍己为公与打劫者拼命,而是让员工配合打劫者,甚至预先就准备好了钱袋。在这里,道德被规矩打败。
讲道德在加拿大还会遇到另外的障碍。加拿大是多元化社会,有的族裔信奉的道德或信仰,别的族裔可能就不认同,或被认为是伪道德,或被视为洪水猛兽或恶魔咒语。一个社会不可能遵从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却可能让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守规矩遵从法律。加拿大政府不会号召人民树立道德观念,政府官员也没有教育人民遵从道德的责任。事实上,多伦多前市长福特长期吸毒,行事粗鲁,现任安大略省长韦恩是同性恋,现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有吸毒历史,他们被很多人指责,也被很多人力捧,尽管人们的道德观不同,却没有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安定和平和,真正有效的约束利器不是道德而是规矩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