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4)

作者:刘作义

必须记住:正确时间做正确之事。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从军事上讲就是错失战机。
这也是时过境迁,人事全非!
当然时局的天翻地覆更是不可逆转之事。
没有预见,更没有应变。
结局必然如此。
棺木由北平南归故里。
走的是水路。
经大运河至天津。
再走海路到广州。
经内河入西江。
船在梧州长洲岛路祭。
这是红水河与桂江汇流处。两种颜色河水合流。青山绿树。俗称鸳鸯江。
祭礼场面是前所未有,围观的是人山人海。
祭方是当地关府。
关府主人在北平。电报命家人办理。
主人是光绪6年(1881年)同科进士,又同时点翰林,还是柳大公子的岳父。
曾任厘金总监,铁道大臣。后人定居故都。
祭礼结束,转入桂江。
逆流而上,抵达桂垣。
长眠于漓江西岸桂垣李家村旁。
装殓穿戴的是长袍马褂,表明是前朝遗老。
但也还有一套中山装。
似乎也适应新建立的民国。
说起此套中山装也有故事。
原是为出任教育部通志馆编纂做的。但礼聘时遭到留洋的新派反对。
理由是不能聘用被推翻的封建满清遗老。
不过身前他有时还是穿着,表示还是接受推翻帝制这样巨变的。
其风光一时的另一姻亲,钱庄富户罗家清末就繁华落地。
那是户部查税。
因罗炤致代理藩司收支。结果张抚台也担了干系。
这就是俗称的火烧罗义昌。
因罗家的义仓火起,熊熊大火吞噬了一切。
这样帐目就查无实据。
其实罗义昌还有看不到的另一面。
这就是寅吃卯粮。
试想,买丫头给巡抚续后、给太后觅飽满大珍珠恭寿、两次捐官、建福建会馆、修四库全书捐献、安置賴志等,哪一样不是要大把银子?早就拆东墙补西墙了。l
这次看是罗义昌被烧掉了,其实财产部份转回福建老家,部份给妻小亲眷,剩余的寄放好友处。但黯然失色确是事实。
1929年秋驻闽西的蒋军被调去打桂军,形势对中共有利。
毛泽东满怀喜悦,写下24字: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这就是罗家财产的命运。
罗炤致清赔客户存款后,携长子回故乡连城。
一进二门,曾掌闽政的岑毓英写的“世泽绵延”横匾就看见了。
那是罗捐了四千两银子助修海防。
岑回赠奖励的。
躺在病床上,罗还对儿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幸亏早作了安排,不然混了一辈子就是穷光棍了”。
不久身亡。
长子风风光光的办完丧事,返回桂垣。
福建汀州连城老家的财产就在打土豪“分田分地真忙”中成为祭品。其余的沦为多次抄家的猎物。
罗的长子、次子辞世后,桂垣罗家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柳宇抗战胜利后从逃难的乡间回到桂垣。满目荒凉,一片废虚,气绝身亡。
柳大公子与张一气解放后同时应聘为省文史馆员。均善终。
柳二公子在广西大学任讲师。授课回来,辅导耽误了乘大学回城的交通车。徒步返家。途中被大雨淋湿。高烧不退,不治身亡。
20余年后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刊出学者陈迩佟,即任二北《元曲》的责任编辑的文章称道其诗词造诣,不愧大家。
其与妻罗大脚生下柳名誉长孙。
抗战时长孙高中毕业后考上航空机械士。
解放后居委会要他送肥下乡。
他说有辱斯文,吃氰化物死了。
比他小一岁的二弟高中毕业,读完军校,升到通讯营长。没去台湾,回到家乡,自然是反革命了。
更小的三弟广西大学银会系毕业。
他一表人才。
长得像舅。
魁梧英俊。
是柳家的希望。
柳家太史第东面是漓江。
柳府有一条船。
是专门供游玩用的。
尤其夏日方便游泳。
故男女同学常到太史第柳家玩,到河里游水。
其中一位女生,其父是省财政厅长。广东佛冈人。
后来他就成了抗战胜利后香港广西银行分行首任副经理。难怪李鸿章的幼子、留美金融博士就望梅止渴,失之交臂,空欢喜一场。
本来李公子是去当经理的。
现在将副经理变更为经理,即原定副经理提升为经理。
总不能委屈李公子任副经理吧。
就只好另用他人。
实质是塞了一个人来做副经理。因此人是省财政厅长爱女推荐的西大同学。当然也是财政厅长未来的女婿。
银行设在尖沙嘴金马仑道。月薪港币400元。
此女提出要完婚。
他避而回家,逃婚,离开香港。
其实他魂牵梦绕,一刻也忘不了香港。
其母罗大脚发现他痴情地看着穿洋服的一位女郎各种姿态的一叠照片睡着了。
照片上的女郎姿容出众,身材婀娜妙曼。原来是位供职汇丰银行的西贡小姐。
奈何香港一别,天各一方,劳燕分飞,再无见面之日。
当时来往香港内地极为自由。
可是银会系讲师千家驹已是中共国家工商管理局副局长,写了介绍信,他就用了新名字,执信到广西省财粮贸办公室任职。
他做梦都想平步青云,就没回香港了。
后下放省物资局。
再下放铅锌矿区开采矿石。
此时他插翅也难飞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