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2)
作者:刘作义
再说柳家。
来桂垣最早。是清初时。
最晚的是罗家。在张联桂捐官后任临桂县令时。
罗由代管一县钱粮,直至代管全省财务的通汇18省钱庄的巨富。
这里讲的是社会大变动下满清最后十余年风雨飘摇中三家的故事,说的是婚丧嫁娶,尤其是秋月婚事。还涉及官场浮沉,悲欢离合。
太后查哨就是故事中使人感兴趣的事。
谁都想知道为何勤王会选中岑春煊?
大概就是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必然指满清与列强的矛盾激化。偶然就是太后重用了新晋岑春煊。
这故事也就是历史飘飞的落叶吧。
这可从柳、岑两家相识说起。
那年,杜文秀响应太平军聚众出云南,直逼贵州晴隆州。
柳知州与钟守备日夜坚守州城。
岑毓英平定乱事。
柳率汉、苗一众,鼓乐齐鸣,牵牛宰羊祝捷劳军。
此是岑柳初识。
竟是广西同乡。
当年柳、钟黔地同患难,坚守晴隆州城。枕戈待旦,废寝忘食,生死与共。
如今分手在即。
钟奉命回京。
兵部另有任用。
不仅与亲人团聚,而且有望高升。
柳知州设宴送行。
宴毕,柳请钟带一竹篓包装好的几瓶茅台酒和一点牛肉干巴至京。
钟一看地址,笑着说:“这胡同我熟”。指着竹篓上红纸写的“钟府”两字说:“恐怕我们还是家门呢”。
原来这是带去孝敬岳母表心意的。
这时通汇18省钱庄的桂垣罗府富甲天下。
柳府、岑府银票往来少不了与罗义昌的钱庄打交道。
这三家也就彼此相熟,礼尚往来。
岑毓英卸任福建巡抚。
定居的府邸也可从独秀峰南的东巷进去。
当地称水东门岑家。
此处北向王城墙垣。
这里是岑家房屋后院。
侯门深似海。
岑家大房子在东巷这条连通东西的狭巷南面。
向北的门是后门。
戏台在院内紧靠后门。
一大片看戏地方,又是习武练艺场所。
这是传统的坐北朝南府邸。
大概经过不少先生勘輿。
众口一词风水极好。背靠苍山,左傍碧水。王侯气象。
据抗战时进入过的柳家姻亲说,确实如此,是南北好朝向,大富大贵甲一方。
大门前是水东门大街。
人来轿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十分热闹。
应强调的是,亲历者说,并列的是双大门。
西是襄勤公原建,后为大儿几房分有的产业。
东是三房独有。即岑春煊独有,看来是扩建的。
这从他是荫生,继承人的代表。或许就是光前裕后吧。
从人称岑西林就可完全明白了。
西林是其父出生的县,由他来代表。可见显赫,超越父辈前人。更简单的说法就是都称呼水东门岑家。而非东巷岑家。
据说扩建是在勤王后岑春煊升任两广总督的时候。
因岑春煊出类拔萃,较两位兄长突出,所以他得到了荫生的恩宠。
在帝、后策对时回答绝妙,深获太后欢心。于是才能奉慈禧密旨勤王。也才有了近代史上的风光。
他叔父辈、兄弟辈当总督的见诸史料的有多位。但名望最大就是他了。
相传的慈禧查哨就与他有关。
其实是问“谁在值守”?
这是在慈禧赐死珍妃,仪驾出京城神武门,驻怀柔,往西行的半夜途中。
烽烟四起。马嘶骡鸣。
慈禧固然是出自个人安危,但能说与社稷江山无关么?德、英、法、日等的8国列强的先锋从天津,沿运河向京疾进。
陷北京。
慈禧正仓惶西行。
行程中,慈禧特别提到要防蓝眼珠、高鼻樑的外国人,还有教匪、里通洋人者。
再说到岑春煊。
他是老桂系之首。
陆荣廷归顺就是他招安来的。
陆原是清军,在水口杀了一名法军伍长。
随即上山东躲西藏。
后聚众盘踞大清与安南交界一带,征收过境费用。
后为岑春煊所用。
陆清代就升至广西提督,掌广西军务。
袁世凯任总统时是两广最高军事统帅。
1924年才由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的新桂系取代。
后来黄旭初填补了原先的同姓者。仍称李白黄。
岑府里收藏有缴获的不少法兰西战旗、军服、枪支、指挥刀等。
那是在安南大败法军浴血奋战换来的。
这些战利品见证了岑毓英的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