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也是值得的
這兩周以來,我幾乎是每天在凌晨三點至四點睡覺。讀者會以為我是瘋子,好好一個正常的人,為什麼不睡覺?
就是就為了一個理念,一個夢想,一個使命。
在上周日,音樂中心舉辦了一個名為“學習鋼琴之道”的音樂教育講座。籌備工作排山倒海而來,每一天要應付的事情多如繁星。為甚麼工作沒完沒了?只是怕掛萬漏一。
是追求完美的性格? 還是希望將最好的呈現在人前? “最好的”是指甚麼?
首先要說我為甚麼有這個構思,甚麼要舉辦一個音樂教育講座。這個系列的音樂教育工作,是音樂中心和鋼琴教師聯合會合辦的。我們都有同一個理念, 藉着這個系列的講座,提高公眾對鋼琴老師專業性的認知。
這個絕對是一個大題目。為什麼有這個想法。眼看這幾年間,學習鋼琴和音樂的意義已經變質了。我們很擔心。
坊間就是推廣考琴,跳級考試,盡快將十級考試完成,然後將學習鋼琴這回事付緒腦後。
學習鋼琴是甚麼一回事?是學校得到學分的渠道?是爭取進入大學的一個工具?那麼,音樂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正面影響,成長的幫助,性格和修養的培育,腦部的運作,手指頭靈活性的訓練等等好處,也沒有人注意到。
在這個大使命背後,洐生了一連串的問題。練琴時間怎樣分配?怎樣學得其法?怎樣讓孩子提起興趣學習鋼琴?這些一大堆耳熟能詳的問題,不就是很多家長時常掛在口邊的憂慮和疑問?
為甚麼學習鋼琴就變成憂慮?認識音樂會產生很多疑問?
作為鋼琴老師一輩子,我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去做一點事情。那怕是微不足道,那怕是愚公移山?
祗要是目標明確,信念不動搖,數周以來的捱更抵夜是可以接受。長期對着電腦作籌備工作,以致頸椎位置疼痛也是值得。噢!真得痛得要命。
但是,看到講座時,觀眾反應熱烈,開開心心的度過一個半小時,滿足地帶出資料回家,我會繼續努力籌辦以後的音樂講座,繼續捱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