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 我做了一个梦
黄昏翻日历,后天就是圣诞节啦?想想时间真快,案头那盆“圣诞红”,正红绿分明地怒放着“花”红叶绿!窗外已是茫茫雪域,这是我在北美过的第二个圣诞节。
“Christmas Day”是全世界的基督徒纪念2000年前的耶稣诞辰、人们竞相传喜讯、报佳音的宗教礼节,也是西方社会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几千年来,人们年年都在弥漫的大雪中纪念、缅怀那位诞生在马厩里的可爱婴儿、天之骄子耶稣。因此,当代许多国家无论是否信徒,越来越多的人和或家庭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纪念这个美丽温馨的节日,以表达对生活、对亲人、对大自然的爱。
哦,想想去年这个时候,我在一台中型圣诞晚会上朗诵过一首诗:《我做了一个梦》—- 一首非常非常好听的英文诗!(对不起,原作者的名字一时忘了)这是篇我大哥阚丹峰力荐并直译、好友、本埠华人知名作家张翎再译的美文,我在一边润润笔搭了把手,于是一首动人心玄的好诗就有了。
记得当时现场司仪报了节目名后,舞台灯光“唰—-”地一下轻轻暗了下来,聚光灯聚焦在舞台左侧—立于琴旁的朗诵者身上……钢琴声起,伴以舞台大投影屏幕闪现的一幅幅涛走云飞、花开花谢的巨幅画面……
音觉、视觉的感染力,把我带入了自己亲临过的华夏美地: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人间天堂”的雪域西藏“九寨沟”、一马平川却奔腾咆哮的世界第一大瀑布—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而晚会窗外,圣诞的漫天大雪就是那么满世界的飘啊落哦…..一股暖流几番涌上眼眶……直到朗诵完毕,全场观众都没有一丝声息,终于掌声想起,台上台下的思绪被牵回了舞台,满堂灯亮了。
我清楚,观众的掌声,断不是夸我朗诵技巧的好与非,而是作品本身的美丽与震撼!再配以音画效果,在观众面前展现的是浑然天成的画卷和对人生的拷问!因为她扣击了人类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真要对那位一时说不上名来的原作者深深的鞠一躬。一年来,每每心情不好,便想起这诗,于是,云淡风清了许多。
现呈于此,与您一起来分享吧:
配乐诗朗诵:
《我做了一个梦》
圣诞节飘雪的那个晚上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上帝有个约会。
上帝说问我:孩子,你有话要和我说?
我反问:先告诉我,您有时间吗?
上帝笑了:孩子,我的时间就是永恒啊!
哦,那您告诉我:您对人类感到最惊奇事是什么呢?
上帝回答:
为什么小时侯,人类厌倦了当孩子急着要去长大?
当真长大了又都梦想回来当孩子?
人类年轻时丢掉健康去挣钱,然后又丢掉金钱去买健康?
他们焦虑明天,却忘记了今天?
为什么活着时以为死亡离自己很远,
然而面临死亡,又好像从来没有生过?
上帝拉着我的手,我们沉默了很久很久……
我又问,
那,您想让我在生命中学些什么呢?
要懂得做为人,不能够要求别人去爱自己,
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的更可爱;
要学会不要与别人去攀比,
要通过宽恕别人来学会宽恕自己。
要知道只需要几秒钟
—-就可以在自己最爱的人身上留下深深的伤口,
然而却需要太久太久的时间去治愈它啊!
要知道所谓“富有”的人,
并不是那些拥有金钱财宝最多的人,
而是那些需求最少的人;
要知道有人深深的爱着自己,
自己却不懂得怎样表达被爱的感觉;
要明白两个人看同一件事,看法常常会不同,
因此,不要苛求别人的看法要与自己一样;
要懂得,谦卑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哦,谢谢您,我想我懂?我懂了!
那您还有什么想让我记住的吗?
上帝微笑着说:
记住,孩子,我在这儿……永远在这儿……
************************************************************************
回 音 壁:
前两期写的是“恩情”和“与房东关系”,近日收到了不少读者的信息反馈,着实感动了半天,想了想,还是择几段放在这里吧:
罗蓉蓉:我在ESL的同学,情同姐妹的挚友。出国前是国内某机关的人事处干部,为人本分忠厚,深得老师和各国同学的喜爱,本月刚回国,目前不知是否还在迷迷糊糊的倒视差,估计姐姐这两天该顺过劲儿来了吧?这是她写给我最长的一封信:
妹妹,谢谢你想到我:
终于回到杭州—我在加拿大朝思暮想了两年的家!回来之前,老公搬了新家,所以要整理,还要辛辛苦苦倒时差,半夜起床收拾家,白天迷糊想睡觉,闭上眼睛又想加拿大,想老娘,想亲友,咳,人总没有知足的时候啊,哪一头都放不下!还有,别怪我回国那天不让你来看我、送我,因为你是开心果,我不喜欢看见你流泪的样子。
昨天收到了你传真来的《北美时报》,看见了你主持“心语电台”的第一期《原本恩情》,放在了一边不敢打开,却翻出了在多伦多的生活、学习照片,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同学、亲友、旅行,特别是你为了我的回国,专门做的一次世界上最美的赏枫胜地—“阿港昆”之旅,我们边走边看边聊,旅行结束抽奖时,我们的票号还中了唯一一个头等奖—一瓶包装精美的加拿大名产—冰酒!开心的要命,我说咱们的运气真好,你说要感谢上帝。
手里那么多的照片,我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流泪,受不了啊……最后才打开了你的《原本恩情》,当面看你人,永远都是开心果,但每次看你写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掉泪,我现在中国杭州的家一边流泪一边给你写信。
……是啊,恩情,恩情!在加拿大想故土的茶来酒去,亲朋好友,想晚上大街小巷的热闹;回到中国了,又想加拿大的蓝天白云、红花绿草和礼貌的邻居,那么多族裔的人聚在一起的移民国家却能和平共处,各享天伦;更想念已经80多岁的老娘,远想50年来的养育,近想这两年来在多伦多,每天跟我妈同起同睡的骨肉恩情……你说的对,人要懂得感恩,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孝顺、义气的民族,起码不能忘恩,譬如我,如果不是加拿大政府的帮助和关怀,怎么可能让我过了2年无忧无虑的日子?五十的人了还会重返学校、重做学生?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没有做过leber工去包饺子,没有经历过一个人一天打扫两家hurse的辛苦,怎么会珍惜现在和以后的日子?怎么懂得体贴老百姓的辛苦?没有与老公20个月的离别,怎么能体会“家”对一个女人是如此重要?
妹妹,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喜欢,谢谢你。蓉蓉。
伍一军:北京读者,中科院某研究所博士后。
先谢谢伍博士那么仔细的看稿析文,“的、地、得”有些地方是错用了,对此,说老实话,我向来是比较注意的,但还是错了许多地方,真是对不起,下次我会更注意,会改。但我记得大学毕业那会儿,好象老师告诉我们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有通知,说“的、地、得”可以通用“的”,如在考试当中混用,可以不扣分,不知是否真有此事?这里徐曼无心给自己的错遮丑,因为作为汉语专业的学生,找任何理由都不应该,况且我个人认为,“的、地、得”各有其妙,若混用可惜了汉语的好意境!再次谢谢你提醒我。
对于你的问题:“为何要去哪里受那份洋罪?”这也是当地华人,特别是新大陆移民爱说、懒得说、又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各执一词,有趣的紧,今天这厢先不表吧,以后会专门在这里议议这事儿。
徐曼你好:
欣赏到了你的美文[原本恩情]、[给“老”房东的一封信],都是些身边凡人小事,你却用心体会并写出来,感人至深,好!也透见了作者的美丽心灵。先贤有训:“天、地、君、亲、师”五恩当报;来者也德:“受人点滴,报以涌泉”,但我以为,现在的国人讲感谢的人越来越少,更不怎么讲感恩了(对不起,我这个人说话有点偏激),所以,心态越来越浮躁。
另外,从你的文字里,我也看到了在加拿大工作、学习的华人生活不易,一个念头冒出来:为何要去哪里受那份洋罪?
再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文章中有多处“的、地、得”错用,是您故意这样做吗?还是……?伍一军谨上。
孤独游侠:多伦多密西莎加网友,气死人还没脾气那种,不知大侠此刻是否还在“未遂抑郁中”?(忍俊不禁!)估计游侠兄所言有点夸张,但确实有许多读者反映说拿不到报纸,我想会不会是这样:上周多市下大雪,路猾难行,发行员送报滞后也在所难免,敬请各路大侠宽恕为怀!
本报是周刊,免费派送各华人超市,每周五出报:仕嘉堡区见报在当日,多市唐人街及密西莎加等其它市区在周六,天气不好则可能顺延。报纸有时当天派光,偶尔周日也可以拿到,反正您记住吧:早去早拿,派完为止。
报告领导,大事不好!
看来新官上任就是不一样,你这三把火烧得可猛!周六顺路去“龙圣”买菜,没有发现《北美时报》,今天特地起个大早专程去拿,是早就被抢光了还是…..?又到密西莎加的“中国城”看看也没有,怎么回事??
首次拜读大作未遂,抑郁中……
孤独游侠
在本期“心语”即将封笔报印时,接到了编辑阅薇转来的署名“STEELE LIU的”邮件,谢谢STEELE LIU的过夸,你可知道?此生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写……写……
能把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东西写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一种福气和满足,累点没什么,我是“夜莺”型写手(我的同行非说我是“猫头鹰”型,多难听啊!)喜欢半夜爬格子。
你好,徐曼
偶然的机会,看到你写的一篇随笔,读来颇感亲切,有上大学时读罗兰散文的味道。我们的确需要感恩生活的一切,都是缘分所赐,或苦或甜。
看来你很勤奋,凌晨三点尚忙于笔耕。喜欢加拿大的生活吗?
我2002来此,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很想有机会和你聊聊,不知是否唐突?
顺祝圣诞、新年快乐!
STEELE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