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新移民貢獻是經濟正確

文/匯 澤

近日,加拿大聯邦政府邀請經濟專家組成經濟發展顧問委員會,專門就如何振興經濟向政府提供建議。這個14人委員會由全球管理諮詢公司總裁鮑達民 (Dominic Barton) 擔任主席,成員包括風險資本專家、金融機構投資者、企業高管和學者。近日向政府提交了報告,一口氣提出了20條建議,希望政府“膽子再大一點”,推出切實可行而又震撼體制的舉措,振興經濟。
顧問委員會建議大幅提高移民指標,在今後五年內把加國每年接納的移民數量從現在的每年30萬提高50%,到45萬。其二,建議大幅提高吸引外來投資的力度,成立一個專門機構,專門負責吸引外資,提供信息,併為外國投資者和本地企業及人才牽線搭橋。第三,設立國家級的基礎設施建設銀行,有政府注入種子基金,吸引外來投資為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委員會提出的這些建議中,很多都包含“外來因素”:這無外乎兩個——要吸引更多的外來移民和人才,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
這些建議集中反映出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藉助外來的人才和資金,刺激本地的經濟發展。換言之,外來的人才和資金,對本國經濟發展是貢獻的。這就是與排外思潮截然不同的理念。鮑達民的建議中,把應對加國逐漸老齡化的人口當作重中之重。“我們最大焦慮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加拿大人口非常的老齡化”,鮑達民對媒體表示。“這將對我們的經濟增長率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增加本國勞動力市場的數量至關重要。他指出,如果我們現在不行動,未來將會遇到嚴重困難。西方七國中的日本,就是對這一問題太遲採取行動,因而面臨巨大困難。鮑達民也建議採取措施,吸納高端人才,並讓國際留學生更容易獲得永久居留身份。鮑達民同樣強調了加強吸引外資力度的重要性。他認為現在加國吸引外資的規模遠遠低於自己應有的份量。新加坡、墨西哥、愛爾蘭、和英國等競爭者,在吸引外資方面遠比加國活躍。
其實,不論是加國還是美國,都還有一部分人對外來投資採取排斥的態度。上屆保守黨政府不僅對技術移民採取一刀切,有對投資移民來了一個二刀切。都是對移民和外來資金極不友善的態度。明確向外來人才和資金表示了不歡迎的姿態。
這些建議儘管在具體數字上也許有些過於大膽,但是它的內容向加國人民顯示:外來的人才(移民)、外來的資金(不論是投資移民還是前來開辦企業的企業家),對本國經濟不僅是有貢獻的,而且是促進經濟增長直觀重要的環節。委員會的建議,儘管它提出來的移民指標有點過於大膽,未必是加國應該採取的數額,但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它彰顯了移民和外來投資對國家的經濟貢獻。移民指標每年定多少,這是需要一定的統計依據,根據人口年齡結構的調整需求以及社會現實而定。但是把移民上升到促進經濟發展的高度,以歡迎、包容的態度看待吸納移民,這是值得加國人民引起注意的地方。
加拿大是移民國家,除了原住民外,大都是移民或移民後代。然而我們有的新移民中,有的人卻抱有“公共汽車心態”,自己上了車,就恨不得趕緊把門關上,不希望後續的人上車。卻不知道每年保持一定數量的上車人口,是這個國家經濟建設所必須的。排斥移民的心態不僅不利於國家經濟,也忘記了自己其實也是移民,這樣的心態不利於少數族裔群體的生存空間。因此重視新移民和外來投資的貢獻,不僅是個「政治正確」的議題,同樣也是一個「經濟正確」的理念。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