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兩種學習模式

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 查詢學習鋼琴事。她的女兒快將七歲, 學習鋼琴大概一年, 鋼琴老師為她預備三級考試課程。媽媽問我女兒的進度是否正常。每週都是彈奏同樣的幾首考試曲目是否正常;其他的考試部份應該怎樣預備。

突然之間, 她跟我說: “您是那一種鋼琴老師?”我還沒有時間弄清楚她的問題, 她便和我解釋: “有一些老師會在最短時間給學生考級, 不會拖著學生時間。有一些老師會教導學生鋼琴技巧和音樂知識, 但需要時間就是很長” 。

我聽過這位媽媽的分析, 真是不能相信坊間竟然有這種 學習模式的理論。如果彈奏鋼琴不講求技巧和音樂知識, 學習的目標是甚麼?如果目標只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最高的考試級別, 學音樂的意義又是甚麼?

想到這個問題, 我是感到既痛心, 又無奈。北美的華人圈子, 在近年之間流傳一個怪現象。學生都在不斷跳級考試, 考試的成績卻是每況愈下。也有很多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難或缺乏興趣而中途放棄。

時至今日, 學習鋼琴的模式竟然發展到將鋼琴老師系統化, 分為 “考試老師” 和“學琴老師” 。令我這個老一輩的鋼琴老師感到非常愕然。

社會上有這種商業標籤, 當然有它的市場需要。我也同意, 學生在每年日益沉重的功課壓力下,最理想是儘快完成最高級別考試。在現今講求效率的社會, 學習任何科目都應該是快而準。可惜的是, 快而不準的考試新趨勢便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我很贊成學生在足夠的能力下跳級考試, 目的是挑戰自已,將學習的層次推上更高水平。我希望學生在跳級考試的情況下, 也可以保持自己的成績。如果是揠苗助長的情況和做法, 我實在不可以認同。

學習鋼琴不包括技巧訓練和音樂領會,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難以延續的。但是, 這種教學模式是否將學習時間拖延了? 擁有紮實的基礎, 預備考試是否相對容易?邁向高級別的考試就在掌握之中。

學習音樂是一條漫長的路, 同學的學習經歷每有不同, 箇中感受就是一個經驗。將學習音樂變身為考試工具, 拿取學校學分的渠道, 將會大大打擊同學的學習心態。

容許我在這裏作一個小小呼龥, 學習音樂的得失不在於彈奏幾首考試樂曲,而是一個全面的訓練過程, 也可以是整體的身, 心, 靈培訓。讓同學在學習中領會到音樂真情趣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