鎗擊事件頻生 — 誰之過?
達德 (民生促进会)
近來大多市再三發生鎗擊事件,使人擔心該市的治安。事實上,該市的鎗擊事件在近年不斷上升,由2014年的177宗增至去年的395宗,死亡人數亦由11人增至16人,而受傷人數更由35人增至70人。
在大學時,曾修讀「社會問題」一科,對各種問題的成因甚感興趣,現目睹上述的社會現象,為進一步了解,搜集並整理了一些有關的資料。
多倫多大學一位社會學教授認為,上述現象產生的因素可歸納為三大點:城市中的跨代貧窮、勞工市場存在的種族歧視、及青年成長需要的被忽視。
於2008年發表由一位前任法官和一位省議員撰寫的研究報告指出,安省城市的幫派及青年暴力問題,主要源於存在已久的種族歧視、不完善的教育制度、過份偏重警力而忽略協助青年踏上成功路的長遠計畫、及跨代貧窮的問題。
長期的貧窮問題間接導致貧民窟的出現,它們存在於安省城市中的較富裕社區之間,嚴重缺乏附有基本設備和交通便利的可負擔房屋,環境惡劣,學校不足,文娛康樂設施和服務極差,成為幫派暴力的温牀,不但威脅居民的生活,而且容易令無知青少年誤入歧途,甚至促使潛在的貧窮問題產生惡性循環。
為了應付日漸惡化的鎗械暴力問題,最近大多市市長和警察總長決定加派警員在夜間到特定地區巡邏,並考慮採用美國警方使用的先進鎗轟探測器。然而,這些只是治標不標本的辦法,收效有限,省市兩府應洞察問題的癥結,對症下藥,否則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