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玫瑰(下)

刘晨晨一到维也纳后马上就租了一间房子和一架钢琴,一个月的基本支出1300欧元还不包括吃饭。不过,这点困难也难不倒刘晨晨,一心准备报考国立大学的她一天练7、8个小时的琴,6月底考试之前她竟然一天要练10个小时。还要通过俄语关,这期间她用了3个月顺利攻克了德语关。03年报考萨尔斯堡钢琴演奏系的有100多人,最后取8人,晨晨是唯一的中国人。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能在音乐之都奥地利学习深造的确是晨晨的造化,然而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更垂青勤奋努力的人,晨晨在萨尔斯堡上的是钢琴演奏系,学习生活相当紧张忙碌。每个学期要弹够规定数量的演奏会和音乐会,再加上重新用德语读大学,所以挑战是巨大的,她形容自己在读书时几乎是打开书本、抱着词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出来的,学习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还要应付一大堆考试。2005年,晨晨还在萨尔斯堡莫扎特国际音乐节上又获得“最佳青年钢琴家”的殊荣,这个音乐节是大指挥家卡拉扬一手发起和主办的,目的在于帮助年轻的艺术家以发掘演艺人才。当时她演奏的是舒曼的“快板”,她的人生节奏又何尝不象“快板”一样欢声跳跃奔腾不息呢!值得欣慰的是,晨晨今年6月份用了3年便在奥地利读完大学,这所学校的钢琴系从99年至今只有两个华人从学校毕业出来——一个是晨晨,另一个是她的大学姐唐瑾(现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执教)。回顾那段日子,她讲到,当时早上去图书馆查资料,下午赶到教室上课,晚上去练琴,虽辛苦却很充盈,在最后大学毕业的时候,两篇毕业论文都是以满分完成的,为自己的留学生涯画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2006年的6月17日,刘晨晨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从此,多伦多的文化艺术舞台上又多了一位“重量级”选手。通过采访,晨晨给我的感觉她还象个学生,那么单纯和直率,到加拿大后4个月的时间开始拣起了7年没学的英文,对她又是个挑战。当惯了学生的晨晨告诉我还想继续求学,读多伦多大学钢琴教育系的研究生,她说自己很害怕那种没有老师在身边的感觉,中秋节演奏的肖邦的名曲就是她在多伦多大学钢琴系找到的教授Alma Petchersky老师帮她准备和挑选的。Alma也是全世界顶级钢琴家之一,由于大量的音乐会和多大的教学任务,Alma收的私人学生极为有限,用她的话说,一定是要high stander student才能够跟随她。晨晨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晨晨每个星期去她那儿一次上课,现在仍保证大量时间练琴,学英文,同时为了生活她自己也教学生弹钢琴,用她的话讲,她的生活里只有钢琴、英文和学生,单纯、自然、清新而充实。看得出来,晨晨是个非常忏诚的女孩儿。她很感恩,即使说到以往遇到的困难时也同样感恩。她也很庆幸自己没有象很多新移民那样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暂时放下专业去做工,她的爱人非常支持她继续从事自己心爱的钢琴专业。她表示自己艺术上还不成熟,需要继续磨练,现在正是她迈向成功的一个新台阶,好学的她真可谓勤学苦练。在我看来,艺术即我,我即艺术,艺术与她早已融为一体。给我的感觉,她是一个为钢琴艺术而生的人,不管在优美的还是凄婉的旋律中都能找到自我,并将自我升华到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她说:“钢琴是陪我走到生命最后的伙伴。有一天,我会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如果以后我做了妈妈,孩子长大了也会自己寻找自己的天空,而钢琴,永远不会离我而去。钢琴一辈子弹不完,假如还有来生,我一定还会继续与它为伴。”我被这样一个由小留学生而成长起来的青年知名钢琴家的曲折而有些传奇的经历和故事所感动。我不知道如果她的生活中失去钢琴会怎样,所以小心的试图问,这是一个对她而言极其残酷的问题,我有点汗颜,她并没有刻意回避,而是向我讲述今年6月2日,她在萨尔斯堡大学毕业后到琴房跟老师汇报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计划时突然看到两架“斯坦威“钢琴,面对并肩奋斗了三年的“老朋友“,泪如泉涌,心中立刻涌起一股难言的情感,想到自己要暂时离开钢琴,暂时不再属于它们时陡然觉得很茫然,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好象多年的拼搏努力就为了这一刻的别离和茫然,心中愁肠百转。毕竟,钢琴陪伴她一路走过来。是啊,她自4岁起就与父母亲分开,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16岁上才与父母住在一起,18岁又一个人出国漂泊求学。也就是说,从小到大自己独立惯了,什么事都是自己做决定。她笑称自己是爷爷家的独生孙女,姥姥家光头堆里的小丫头片子,因为姥姥家全是军人,姥爷和姥姥都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级勋章获得者,她也称得上是“将门虎女”了。她从小就不怕,表演时也不怯场,看得出,晨晨的父母从不娇惯孩子,舍得放手让孩子敢于尝试新事物,从而使她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也使她遇到什么事都有种“船到桥头自会直”的自信和开朗。说到尽兴处她扬起手来向我展示右手食指的一块伤疤,的确很明显,她告诉我这是在俄罗斯时,一次同学上车关车门的时候一不小心将她的手卡住,幸亏戴的是皮手套,否则关节都会给夹掉。这使她付出了3个月不能练琴的代价,到现在,只要变天就会疼痛,而且右手不象左手那般自如。后来她咬着牙硬是给练过来了,对这种事,她向来不告知家里,怕父母亲担忧,她的哲学是报喜不报忧,自己的事自己扛。刘晨晨的历程代表了中国青年一代走向世界的典范,她身上那种积极进取、拼搏向上,以及永无止境探索艺术追求至美人生的精神,不失为我们时代主旋律中的强劲音符。
我想用一句听来的特别有内涵的话来注解和诠释刘晨晨这朵“钢琴玫瑰”:离家是一种长大,漂泊是一种成熟。喜欢这话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