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谢“疫”亦知新   

作者:星学(来稿,多伦多)

新冠病毒大疫席卷当前,可怜的人们不得不龟缩于屋,躲避感染的猎猎风头。每天除了遭受铺天盖地的世界各地坏消息地毯式轰炸外,还有不少前所鲜闻的名辞术语如雷贯耳、吸引眼球,教人在窝居中也长了平素难得一获的医学防疫新知识,有助更好理喻、抵御这场疠气浩劫。

暴发、流行、大流行(OutbreakEpidemicPandemic)。这仨单词是现今最频现于媒体字面上的,皆是用来形容此拨厉害毒病的发生与情势状况,但它们的各自涵义稍有差异。暴发(Outbreak),通常指某种疾恙的发生率陡然遽增,使得该病在局部地域短期内爆炸性地显现,尽管并不一定能远传广布蔓延。流行(Epidemic),一般定义为某种疾患急速地散布开来,不同程度地殃及到较多地方的黎民百姓,虽然其危情祸害许不恁地严重夺命。大流行(Pandemic),乃属疾疫最猛惨级别的扩散传扬,覆盖面积广袤危及人口众多,会造成极大的生命威胁灾难,如瘟疫等烈性传染病等。而我们眼下所面临的新冠肺炎,便已算得上这类了。

感染性、传染性(InfectiousContagious)疾病。这俩概念略有不同。感染性(Infecious),多指造成的系可播散的各种病原体(病毒、衣原体、细菌、寄生虫等)导致的疾疫。传染性(Contagious),多指通过患者接触人或病菌、变质食物等致使的病症,系感染性疾患中的特殊类型,流行应具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广义上,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但有些感染性病并无传染性,像集体食物中毒,就只因摄入污食酿成,纵使亦为集体爆发。也就是说,所有的传染性Contagious疾病均归属感染性Infecious,但反之不一定,后者要比前者涵盖的范畴广。现大流行的新冠肺炎则是典型的感染性疾病。

隔离、检疫(QuarantineIsolation)。英文Quarantine一词的由来,源自于意大利语的“四十天”。远在十四世纪后叶,欧洲大地黑死病猖獗肆虐,先后总共夺去2500万条人命,占其时全欧人口的1/3。当时意大利的米兰公国国王维斯孔蒂,面对甫从海外征战归来的部队或可自沙场上带回疫源,心中无底而犹豫举措,为了保全起见,他心生一计,下令舰队泊靠在威尼斯附近的一小岛,君主御驾亲往迎接班师,并与将士们同在岛上呆了整整四十天。这期间大家虔诚祷告,效仿《旧约》中摩西在西奈山的所为,恳求上帝洁净治愈众人。期满之后,军士们始返乡融入社会。

缘此,意大利人便衍生出了这一规矩,疫时凡异域舶来者,都需在港外近海停泊40日,确无疫症感染才允登陆上岸。这样一来,船载者或病故,或后被送至孤岛隔离,自生自灭,虽很残酷,但避免了传与国民造成海量死亡。后来地中海沿岸各国诸港皆效法实施,quarantine 原示的“分离出來、祈祷四十天”的狭意,遂变成了禁闭、隔绝于世以免播散瘟疫的广意。英文等欧洲众语系,也都全盘径取此外来语的原意,含义“隔离、检疫”之寓意。

至17-18世紀,quarantine又渐演化为具有现代隔离意义的医疗雏形。其实,更早在三千多年前希伯来人的疫区集中隔离法、两千多年前先秦专设疫民聚居的“疠所”等,均是最原始的quarantine,早开了防瘟御疫的隔离先河。

Isolation也是“隔离”之意,英文的词根同样源于意大利语,Insula“岛屿”。显然是写照了当初威尼斯人将Quarantine者安置于外岛上的做为,旨在分隔检疫。不过,这两词的现代使用方式就略有点不同,大体上,Quarantine所谓的隔离,是指那些跟传染病人有过接触但并无临床症状者,约等于疑似病例或带毒者;Isolation所谓的隔离,是指已经感染且极可能会传播于社区的病人,相当于确诊患者,更为严紧些。至于Self-Quarantine或Self-Isolation(自我隔离),那就是差不多类似的表述了。

然而,目前众所周知的欧美各类隔离,皆是号召个人自行居家实施,不似武汉式强制监管封闭式的。全凭个人自觉执行之策,就难免有未遵从者而且不在少数,防御效果自然就打了折扣。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这词俺在故国时未曾听闻,海内似无此概念。移民欧美适遇世界大疠、被要求保持,方头回听说。据传它起源于二百年前,指逢场交际时个体之间需持有的适当距离,依种族、阶层、性别之不同而异,大约是两米之间隙,以示仪礼矜持或尊卑之位差。

而今这一旧词重提,系用在传染非常时期人们在外应拉开的相距,尽量减少飞沫等空气传输病原。于是乎,近来出外行走迎面遇人时,各位都自动偏转行径错闪开来,“避之若浼”,没了平常的安之若素、“趋之若鹜”,真个在“躲瘟疫”而非“似的”了。其实若众都戴上口罩,定会比社交距离的保险系数更大些。所幸现在绝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觉得应成为国民的义务,官方也不再像开初那样的不恁认可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