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暗無余的智慧明燈(二)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延續二千五百多年的智慧明燈
我們現正置身於科技發達、經濟繁榮的時代,日常生活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豐富物質。隨著一些人日益著重名利,追求和陶醉於物欲、色欲的滿足,心靈所受到的汙染日趨嚴重。社會上劇烈的競爭所帶來的種種煩惱,使心靈無法得到寧靜、安詳。其狀況猶如現代化都市的空氣一樣,越身處於繁華的地區,心靈混濁的程度就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呼吸清新的空氣和獲得心情平靜的境界。實際上,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有一盞智慧之燈在古印度菩提迦耶點燃,那就是佛教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宇宙普遍真理,開啟了照耀心靈幽暗世界的智慧明燈。這盞智慧之燈至今已代代相傳了二千五百多年,綿延無盡,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光明和安寧。
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義理,像智慧明燈一樣照耀著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讓我們明白現在所作所為,都是造成未來結果的原因。為了使所作所為都是善業,就離不開心中的千百萬明燈照亮。
正像《出曜經》偈語所云:“無明者癡長,心光者法長。”所謂無明就是自心不明白。對人不明白、對事不明白、對理不明白,對人生從哪裏來、往哪裏去都不明白;對於宇宙世間、緣起緣滅不明白,這些都是愚癡的表現。因為愚癡,就失去了認識世間本來面目的能力。譬如對金錢不明白,會被金錢收買;對愛情不明白,會被愛情誘惑;對世間的真理、是非、得失、善惡、好壞不了解,就不知道善惡,不知道權衡是非輕重。所以,愚癡的人真是可憐又可悲。甚至有人說,寧可與聰明的人打架,也不要和愚癡的人講話。可見人生若沒有智慧之燈的照耀,確實是前途茫然呀!因此,一個人的心光不亮,他的人生等於生活在黑暗中,前途晦暗。而佛法恰如智慧的明燈一樣除暗無余,如果能藉由佛法點亮自己的心燈,心地一片光明,就能增長自己的道德、福慧與禪悅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