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何去何從?

作者:黃啟樟

疫情過後旅遊限制放寬,有很多香港朋友來加拿大探望孩子,我趁著機會和他們見面聊天,多了解一下香港的近況。據聞國安法推出後,有些香港人認為他們從此將會失去自由,甚至憂慮人身的安全,紛紛離開香港,走到英國及北美洲或澳洲定居,以策安全。

我一些親友的孩子也放棄了在香港多年創下的事業或穩定的工作,遠走高飛。我覺得這些人中了西方媒體的「毒素」,患上了「恐共症」。認為中國政府摧毀了曾經作出「一國兩制」及「五十年不變」的𠄘諾,香港已經完全受到北京政權的控制,「港人治港」成為空言,它和其他中國大陸城市一樣,失去了民主與自由的本質,香港人的身分和大陸人一樣,必須對共產黨效忠。

至於一些感到人身安全會出現問題的人,我以為他們有點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中國有十四億人口,政府哪裡來這麼多的資源去監管每一個國民的行為與言論。不認同中共政策的人一定存在,但不會對中央或地方政權造成威脅。港人在私底下或社交媒體上發出不滿的聲音,絕對不會引起關注,除非曾經作出挑釁性的行為,或與外圍勢力結合,製造混亂。

據聞有人刻意清除手機及電腦上的紀錄,以防萬一。這看來完全是𣏌人憂天的行為,在訊息泛濫的年代,對立的言論滿天飛,無孔不入,速度之快,令人震驚,怎樣清除也來不及。如果跟據電腦上或手機裡的資料來質疑擁有者的立場,任何人都會成為可疑人物,無一倖免。我勸諭這些人不必勞神去做這些儍事,只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傷害國家的利益,保證你安全無恙。

人離鄉賤。任何移民都有過這種經歷。在加拿大要尋得一工半職,應徵者必須具備加拿大的工作經驗才可,否則不會被認真考慮。除此之外,語言的障礙,又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你們又知道什麼是「玻璃天花板」嗎?這是升職機會的無形屏障。同等學歷,同等年資,同等工作效率,升遷機會應該是平等的,但現實並非如此,只有吃了虧的過來人才知道這是怎麼的一回事。

如果你們是嚮往「民主自由」而投奔加拿大或其他西方國家,你們很快就會對這裡的政治及社會制度產生疑問。為什麼當官的都是白種人佔了大多數,華人從政的都只是擔任一些比較次要的角色;為什麼重要企業都由白人操縱,華人只是一直靠邊站。為什麼這裡媒體的言論幾乎是同一口脗發言,與主流立場不一致的言論就難以曝光,你就會質疑「言論自由」是否真正受到尊重。種族歧視雖然不容於法,但對不同族裔有形或無形的排斥仍一直存在。

放棄香港真是一盤「豪賭」,勝出的機率不會很高,必須三思而後行。

回顧香港發生之亂象,就是缺少一套完善的「國安法」來規範市民的政治活動,指出哪一些是法律可容,哪一些是法律不容。「國安法」就好像道路上的「交通燈」,指導交通,防止意外發生。任何先進的城市都有交通燈的設施,令到道路使用者有例可依,汽車不會橫衝直撞,行人不會隨便橫過馬路,結果交通井井有條。

「 國安法」,顧名思義,是保護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的立法,使到人人安居樂業。美國及所有西方國家都非常重視國家的安全,設立不少防火墻及保護網,防止內在的動亂與外來的干擾。人民可以對政府不滿,但絕對不可鬧革命,將政府推倒,奪取執政權。

試問哪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推行「國安法」?中國也不能例外。為了「國安法」而移民的香港人實在愚不可及。你們必須考慮的是:就業問題。原來的資歷不會受到重視,銀行經理被迫轉行做風水顧問,建築師變成地產經紀,大學教授受僱為超市的收銀員,醫生變成停車場的保安。這些個案多得不勝枚舉。其次是文化差異的問題。由於語言障礙,社交圈子會變得很狹窄,你們只生活在華人聚居的地區裏,與外界接觸不多。如果父母和你們一起移民,他們的外語程度可能更差,變得舉目無親,日子過得更寂寞,有感度日如年。很多老人家因為忍耐不住這種「畫地為牢」的生活,漸漸產生憂鬱症,或天天嚷著要回「老家」去。如果你們留下父母在香港,獨自上路,又於心何忍?與你同行的未成年孩子,相信很快就習慣新的環境,融入主流,成為「黃皮白心」的另一類,與父母的思想及行為脫節,關係疏遠。原來親密的家庭,很快變得矛盾百出,失去和諧,家不成家。從另一角角度看,子女的前途完全由你決定,是否恰當,為什麼不等到他們成長之後由他們去決定?

在香港主權回歸祖國之前移民外國的香港人,今天有不少後悔當初決定得太草率,完全沒有考慮到環境改變帶來的衝擊。但時光不能倒流,只有默然接受既來之則安之的現實。

有人說,既然不喜歡在外國生活,為什麼不回流香港?單單住房問題就難以解決,因為房價上漲了不少,哪裡來這筆額外的金錢去支付?不過富有的美國華僑也不放心隨便回流,因為調走大量資金會引起關注,不知會有什麼後果?

還有,西方國家的「反華」情緒愈來愈高漲,令到華裔居民感到不安。縱使你認同他們的對華政策,你也很難置身度外。因為你的膚色及容貌和其他中國人一樣,起不了任何保護的作用,既然不分彼此,就逃避不了「一視同仁」的命運。

圖片:拜拜香港

Source: Reuter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