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啊,香港!
作者:馮志強
一聲長嘆。6月裡,七百萬人口的香港出現一場百萬人的遊行,緊跟著又是一場兩百萬人同樣的和平訴求。且不說訴求内容緣何牽動各階層港人的心思意念,惟獨三百萬人次的出動人數之巨,可謂傾城之擧。如此劃一的群情激憤,釀成民變,就差一個火柴頭。千鈞一髮的局面啊。特區政府要不要放下身段聼一聼民情。保護保衛一方民生安居樂業是居廟堂者推託不了的職責。然則,不!香港當政者非但沒有,而且學起阿爺的風範,極盡斥責的訓導,施以高壓手段。
時至今日,兩個月以來,局面益發不可收拾。社會暴力出來了,據説黑社會沉渣泛起,亂闖亂砸,毆打遊行的市民。示威者的激憤情緒沒有合宜按撫疏導,民怨蒸騰。“三罷”出臺了。進港出港的飛機都得停擺。理智已經渾噩。還有四條年輕生命,急憤難抑,投取輕生。
香港特區政府卻不知被落了何種降頭,一反常態,霸王硬上弓,一而再,再而三地緊張使用警力,極盡鎮壓之擧。如此拒絕聆聽民意的,不願同民衆懇談的政府所表現出來的行爲不是暴政是什麽!
暴政之下,必有暴力,不是政權的暴力,就是民间的暴力。两者之间,政府的暴力更为危险,也常是民间暴力产生的誘因,而且更具破坏性。因爲面对暴政,无法被聆聽申訴的民众常常被迫走向极端。官逼民反,這是簡單的道理。在香港,今天的局面:令人遗憾的暴力和令人憎恶的暴政。
香港理應不是今天的模樣。她是美麗的,浪漫的,有夢想的地方。香港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搖籃。國父孫逸仙在香港受到民主革命的啓蒙,從這裡走出去,在西方列國求知,奔走,呼籲,創立三民主義思想,推翻滿清王朝,結束中原大地幾千年的封建皇權統治,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毛澤東稱呼他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香港成就了他。
省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工人運動發展史不可缺少的一環。1925年6月延續至1926年10月的這場省港工人大罷工中,香港做足功課!
香港同神州大地同遭日寇侵佔,受盡陸沉之苦,亡國之恨。
抗日凱旋,卻開國共内戰。國民政府失鹿中原,香港開放調景嶺一帶收容潰退軍人和政府人員。退守臺灣的國民政府民選總統馬英九就出生在那裡,在香港。龍應台女士,中華文化健將,回憶在香港的童年生活,卻是無限惆悵。香港是流落失所人群的慈愛母親。
中共建政,延攬英才回國報效。歸國人才都經停香港,碾轉北上進京。中共經濟建設遭到封鎖,香港成了人民政府出口貿易的窗口。兩航事件中香港法庭的裁判,體現司法體制不為政治驅動。香港剛正不阿。
人民政府經濟改革初期,外資差不多都通過香港走廊,引進内地。黃雀行動考驗了香港的良心,香港不愧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搖籃,安排逃亡青年的出路,留下革命火種。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後一分鐘裡,一面旗幟降下來了,一面旗幟升上去了。查爾斯王子端著整齊折疊的米字旗,在狂瀉的澎沱大雨中登上皇家海軍的戰艦離去。當年,皇家海軍的炮艦轟開了閉關鎖國的清王朝。
“五十年不變”,“井水不犯河水”,“馬照跑,舞照跳”等等安撫人心的説法一會兒就退色了。立法會“直通車”說停就停,中途下車,解散。特區首長普選的時間表,說不認賬,就不認帳。
銅鑼灣書店的文化商人阿海以及員工,或誘捕,或綁架,擄過境,就失蹤。桂明海持有瑞典護照。2017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夜,蟄居香港四季匯的,内地明天集團掌門人,肖建華坐在輪椅上,罩著頭套,在六員魁梧大漢呵護下,堂而皇之,所坐輪椅推出大堂,過境進入内地。
香港害怕了!民衆要求特區政府保護。民衆訴求原來的生活方式,要自由,要安全。訴求五十年不變的承諾。眼前的香港可惜了。
大家來愛惜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