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派钱六千元的联想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于3月2日宣布修订预算案,向全港18岁或以上持永久居民身分证的市民派发6,000港元之后,不但引起香港社区的震撼,多个团体于3月6日组织游行示威,就预算案向政府表达不满。但可惜最终酿成警民冲突事件,警方拒捕113人,而警方及游行者都声称受伤,被捕者中包括一名12岁少年,受伤者中亦有一名8岁儿童。
对于香港警方以胡椒喷雾驱散群众的做法是否正确及有否需要,还要经法庭的裁决,但从港府派钱的「好心做坏事」事件,近日亦成为加拿大华人社区的重点话题。究竟海外香港移民能否分一杯羹?驻多伦多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副处长萧显扬称,财政司长宣布的内容暂时只是建议,未正式落实。就算落实,仍视乎财爷如何将香港居民定义,经贸处将密切跟进事件。不过,据香港明报综合财政司长及政府官员解说,移居海外的成年港人应合资格收到这6000元。
港府派钱已成为香港的热门话题,而移居加国的华人又点睇香港政府派钱?先看看互联网上最近流行的一首歌:
「放水六千」主唱:ARHO Sunny
好开心有六千蚊,用现金益市民,平息大众民愤,再无社运,取消游行,有咩好得过收买人心,香港再无穷人,谢主隆恩。
大拿拿六千蚊,买I Phone定去旅行,唔驶谂,庆幸自己系香港人,一切所有都唔再追究,天价买发水楼,居屋唔会再有,医疗人手就算唔够,用埋廿三条去封口,问题依旧最紧要有钱收。
恭迎特首一齐Check it out,如果俾一万连普选我都唔撑,谂下点样慢慢叹去边度玩,得啦得啦,其实一啲都唔惨,讲咩你都啱,民意可以强奸,反正奸完有钱收番。
是但啦,香港人不要因6000冲昏头脑,有人话啲官系低能,我开始觉得真,试问用六千蚊点买起抗争,钱系嚟自人民,而加还钱于民,如果有心请改善民生,正昏君。
领汇害死人,你从来唔过问,港铁有加无减叫人点忍,用钱买到奢侈品但买唔到良心,政府太短视有人太肤浅太无知,今日你收慨钱会用喺边,明显咪又系个几间公司,只因官商勾结,好多人有唔同观点,就好似以下人士:A:哈哈俾钱我真爽出I Phone 4,B:唓,派钱我唔稀罕系咪想提高民望,C:未够称无钱收又有无搅错,D:钱我照攞不过继续反抗,呢度咁多个,你到底系边个?
十个救火的少年
财爷改口风快,财政预算将钱存进公积金,政党与市民反对,声称会在3月6日游行示威,财爷反应快,立即推出未经深思,又没有言明如何发放6,000元现金的政策,港人反应更快, 知道财爷改口风派钱后,就如十个去救火的少年一样,有人说没空不去了,有人说爱港就要爱港政府的政策又不去了,有人说维持社会安宁最重要还是不去了。终于,3月6日的游行示威队伍中,原先预计超过五万人参与的大游行,实际只有万五人参加,分别由泛民议员在遮打花园举行的「反对短视预算案」、人民力量在遮打道行人专用区的「全城打小人」行动、以及社民连在湾仔修顿的集会,再到政府总部与泛民汇合。而参与游行的人亦不是针对财爷而来,有人支持内地「茉莉花革命」、有人为雷曼苦主而来、有人为保育政府山,以至针对民主党的组织也同时出现。当然,主题曲依然照唱,有人要求特首曾荫权和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下台。但想不到的是,在3月6日晚上却发生警民冲突事件,有救火的少年被捕,也有途经该处的儿童受伤。
那类加国港人最得益
正常而言,无人会拒绝政府派钱,有钱派当然好过要贴钱,但香港的有钱人如李泽钜等却不以为然,讲明不会收这笔钱,但身处加拿大的港人又如何?当然,一般都欢迎,移民多伦多二十年的沈先生说,在香港工作了三十多年才移民,也在香港纳了三十多年税,现在总算有点回报,如果香港政府派钱,一定会返去领取,因为这是应得的。
在澳门出生但后来在香港又取得永久身份证,现在又移民多伦多的黄先生说,由2008年开始澳门政府派钱,连移民加拿大的澳门公民同样照派,现在香港政府又话派钱,一个人两个身份领取两笔钱,就如在马场赢了孖宝一样。
年约七十的陈婆婆移民加拿大后,仍然领取香港的生果金,每月几百港元,每年或是两年才回香港一趟,再从银行户口中拿出来,这些在香港已有银行户口,有住宅地址的「港人」,理应可以领取这6000元。
移居加国的港人有其道理,但身处香港的港人亦有他们的道理,有人认为移民外国的港人,即是自动放弃了香港,理应得不到这笔款项。但回流香港的二十多万加籍港人又如何?他们在香港纳税,又应不应领取这6000元?然而,财爷真的把加国港人亦包括在内,究竟是多少钱?
香港驻加拿大经济贸易办事处助理处长萧显扬表示,自从港府派钱的消息传出后,他们接到大量民众的查询,很多居住加国的香港移民,担心无法获得该笔款项,经贸处立即向香港财政司发出邮件,询问相关政策细节,但尚未获港府回覆。
据萧显扬的估计,在加拿大的香港移民总人数约60万,绝大多数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若派发6,000元的措施落实,并惠及海外移民,若减去年龄未达18岁等不合资格领取者,假设加国有30万移民港人可领取6,000元的话,便要花费港府库房18亿元,折算约2亿2千5百万加币。然而,财政司派发现金涉及很多层面问题,包括加国居民如果能获该笔款项,也须列为海外收入,在加拿大报税等。
移民加拿大的港人都关注的是,即使措施得以正式实行,究竟海外港人能否领取?曾俊华在记者会中所说的:「全港18岁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证的市民,都会获得为数6,000元的款项」一话中,如何将「全港」与「市民」定义便是关键。
财爷点拆招
究竟已移居海外的港人能否被视为市民是一个问题,移民多久才不算是港人又是一个问题,回流返港的加籍港人是否被视为港人或市民又是一个问题,经常港加两边走的太空人是否被认作港人亦是一个问题,而分别在两地小住的候鸟移民,是否被视为港人又是一个问题。再加上香港人认为的问题,如怎样派发?尚未成为香港永久居民的港人又有否得派?几时派?这许多尚待解的问题,财爷真的要见招拆招了,但如果有以下这几招,不知财爷又点拆?
第一招:假设海外港人不获发6,000元,这些港人若照样携带身分证回港领取,政府能否有一个有效机制,分辨领取人是否合资格?
第二招:如果所有海外的香港永久居民都返港领取6,000元,财爷会否重做预算案?
第三招:由香港的律师行可以出任代理人代收6,000元,但收取手续费,那是港人的法律权利,财爷又点拆?
第四招:身在香港但却没有银行户口的港人如何领取?正如一些加国港人一样,有些都是没有银行户口,他们能否如港人一样都可以领取6,000元?
第五招:财爷是否设定期限?过期领取身份证可以补领,这6,000元又能否补领?
点计至著数
财爷的仓猝派钱预算案,现在面对的不单是600万港人,还有移居海外的港人及在中国内地养老的港人,他总要作出交待。
港府派发的6000元,是否不排除内地养老以及移居海外的港人,究竟海外港人可否托人在香港代领,至今仍然未有定案,但已有人预先考虑买机票返港,这条数又是否计得过?以近日1加元兑7.99港币计算,香港政府派发港币6,000元,即相等于加币750元左右,目前往返多伦多与香港的机票由1,000加元至2,000加元不等,视乎是否旅游旺季而定。
一般而言,每年7至8月或圣诞及复活节等长假期均属旅游旺季,机票价约为2,000元左右,扣除港府派发的750元后,仍须要自付1,200多元。在3至4月初、9月至12月初的旅游淡季,若搭乘国泰或加航,机票约为1,200元,联合航空较平,约1,000元,最近启航的海南航空约399元机票但要先飞北京,逗留一晚后再免费飞往香港,但连同北京机场税及燃油附加费等,也要约980元,扣除香港派发的750元,另外倒贴约250元左右。
帮财爷拆招
派钱预算案这个补镬措施,包括退税及向合资格人士直接派发六千元,但这六千元到底如何派、何时派,市民一无所知,当局也不甚了了。很明显,今次派钱之举纯属临急抱佛脚,面对香港民众的怨声载道,港府惊慌失措,胡乱出招,很明显是事先没有经过详细的讨论,财爷为求过关,乱派一通,引至烦恼自招,警民冲突收场。
港府的智囊团理应不会隔岸观火,定会帮财爷拆招,似乎不离这两招:
第一招:政府所派的6000元会直接存入合资格者的银行户口内,你无香港银行户口的话,开了户再讲。
第二招:不合派钱资格的香港新移民,会由政府新设立的关爱基金拨款资助,人人有钱落袋,大家都皆大欢喜。
《左传·文公五年》有这一句说话:「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而《春秋左传、桓公十八年》亦记载:「并后、匹嫡、藕国,乱之本也」。怨之所聚,乱之本也,财爷今次花钱想买个平安,虽阻挠了一些原本不满的人参与示威行动,但却做成警民冲突收场,这正好披露了管治阶层政治智慧的不济,也潜伏著分化新移民港人与香港永久居民和海外港人的危机,这便会威胁香港的长治久安。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的楹联写著:「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作为一个特区的领导层,或口口声声以民为本的政治家,不妨扪心自问,可有自欺欺人,可有负国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