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價值在體系

本报专栏作者:龐林

價值內涵守重戒律

依照企業家馬雲演講說法,他認為,生命價值體系的建立,是決定國家能否發展的條件,美國之發展並不是法制在推動。中國的經濟在高速發展,但價值體系、文化體系都受到嚴重摧毀,新文化運動摧毀了舊文化,但沒有建設新文化,文革又把很多價值體系搞亂。學者在講,好像有一套法律我們就能解決許多問題,不是那回事。馬雲以為,中國不是法制社會的問題,是必須找回價值,建立體系的問題。馬雲說:美國社會的發展是奠基於基督教文化基礎建立法律體系,在這個法律體系建立政治體系;在建立領導人的選舉,整個體系很複雜,但周密,假如我們今天在這個文化價值體系已經摧毀的情況下,抄一些別人的價值體系,就等於沙灘上建樓房,是建不起來的。為這個國家找回價值體系,這才能有騰飛的時代。

基督教是用信仰產生力量,以信仰培育出人類更需要的種子;種子必當有向善和關愛的特質,再一個是敬畏的種子,敬畏使崇拜的小孩,永遠記得頭上有神明,他會服從戒律。【在臺灣,屠滿驅逐不同族裔,理直氣壯在廿一世紀還合理化宣傳,大陸五四批孔砸廟,都是在破壞敬畏虔誠之心。】生活中要用紀律、信仰結合力量,用決心超越落後,掌握這些動力,國家或個人都才能掌握自己前途!

我們來談談柯文哲

人類有許多不同類型,很多人不適合涉足政治,事實上,走進去,只知道要努力,卻幾年下來,什麼重要事都未做。有些人上政治檯面,只是為增加多采多姿人生經歷,對於別人來說,少了幾個這種人,也沒什麼不同,也不會有任何損失。【以臺灣來論,沒有李登輝,現在可能兩岸統一了,但有可能,中華民國被消滅了,臺灣最多被分配一個副總理;如果蔣介石在1949年自裁,臺灣逃不出土改鬥爭、文革,島民卻忘了敬畏?為什麼思維如此膚淺?辛亥、護法編造黨團歷史是主因。黨派集團躁進,血腥暗殺驅滿,造成整個社會對立衝突,最後形成兩派權力更替。】以柯文哲來論,多了他,臺北市會生氣勃發,但也可能只是歷史上變法者下場,這要看柯是否有成績單,成功則更上一層樓-無黨執政總統府;失敗,則再度淪陷藍綠惡鬥泥淖。島民現在在觀察,柯有機會,但不能再犯膚淺。

蔣介石的五十年仕途,是反共,其價值,要下世紀看共產黨是否有存在價值才能驗證。李登輝的仕途,留下的是矯正歷史;但其晚年沒有憲政守法觀念,暢談臺獨,製造不安很不好。共黨已在改革,有目共睹,何況百年災難,有足夠證據可歸納是孫文造成,國共糾葛是孫越宣言,是聯蘇搞世界革命後遺症,孫文責任最大。馬英九留下的是,最關心臺灣安危,他有歷史地位,但過度小心,不夠威猛,島民只敬仰有魄力威權。尼采說:【凡具有生命者,都應該不斷的超越自己;而人類,你們又做了什麼?】馬總統有威望嗎?難道重要的事要讓下任完成,選你做什麼?為什麼不超越自己?柯文哲用醫師開刀處理政務,努力突破超越自己,改變政府功能,努力工作不必顧忌太多,超越自我展現生命意志力。

如果套到政治領域,大陸胡錦濤前主席算是做到了原來有許多想突破進入文明的障礙,例如四個堅持,他式微化,他雖然用人有失敗例子,但那是體制還未轉道就入文明軌道的併發症,大膽用人,原是要他大刀闊斧勵精圖治,但也是體制在掩護,使貪瀆有機會,許多例子是轉入為財富決定人事案及企業計劃案,如果正常的法治國家,再加上健全的糾舉彈劾單位若已操作成熟,不會有薄、王、周、徐那麼多問題。

柯市長也許認為,政府行政都會有弊端,以雷厲風行徹查重大投資案,自我超越,突破過去。奮鬥超越過去時總會犯下判斷錯誤的事,他公事公辦得罪許多人,原不是玩政治的料,把一些重要的廠商都得罪光了,難道政府不能圖利財團?那何必要你這個政府!如果財團都無法獲利時,台北如何發展?可能將來兩方路都會很難走。不過若只論掃弊,政壇確實需要這種人才,兩大黨長年為統獨糾葛、延伸意識形態對抗互不相讓,但柯尤其是無黨籍因此沒有包袱,但也使他較少支援。

公務員重點在態度

柯玩政治不是簡單的,他說,整個國家千瘡百孔,很多事情要解決,百廢待舉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柯P疾行,官員後隨,搭乘電梯還趕路,要團隊跟上他步伐。11天捕獲峨眉停車場槍殺案,北市警方被他嫌太慢。上任第二天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好像急診室在開刀。

節省公帑,輓聯不再寄發,他下令出國搭機只可經濟艙,他說週末兩天誰來市府看報?刪掉許多訂閱書報。羅斯福路鷹架倒塌,在87分鐘內就恢復雙向通車,雲林縣府疫情求援防護衣1500件,中央給100件防護衣(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澄清,到01 22已發18190件),轉向北市府求援,竟在12小時送達四千件防護衣、五千個護目鏡、五千雙鞋套到雲林。

柯市長帶動團隊向效率挑戰,雖然不見得每件都對,但對於改變風氣是正面的。市長公眾場合爆粗口妄下評論,高深教育素養變成淺薄,但民調都卻未滑落。以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為題,說話,要公僕應具備主動、速度、良心三要素,市府官員發現柯P是說真的後,開始運用Line做橫向聯繫及回報,提升效率,也建立人民對政府新的效率信賴感。由柯P現象,顯現市民的焦點已超越過去搖旗吶喊水準。

當然郝前市長也不是省油的燈,2014年8月,高雄深受登革熱疫情燃眉之急,高雄向北市洽詢,一天內郝市府就火速指派專人攜帶約一萬瓶的一次性室內噴灑用環境消毒劑、防蚊液及漂白水等防疫物資馳援高雄市。南市賴市長也是兢兢業業在處理政務,許多臺北新政,臺南早就在做,卻因為媒體偏注北部,因此不為眾知。顯然在臺灣官員現在都是箭在弦上,隨時應聲射出。
這裡,不是批評前朝,而是要說官員要有超越自己挑戰的意識形態,公務員要有主動服務的精神,以前有些是習慣性公事公辦,等待命令才準備,這種態度在北市柯P麾下,現在都是下崗對象,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態度,可能這方面大陸要加油了。玩政治被批評很髒,是因為黨團都有睜眼說瞎話偽君子。馬總統離開黨務後,不是偽君子了,希望成為真君子,島民應該給真君子一些機會。評價柯市長要看其整體帶動風氣,不是挑選衣服論一件事好壞,希望柯P過去也只是偽小人,他應該走真君子。

拋棄黨性反省歷史

紅朝土地革命鬥死五百萬地主,這種政權若60年前來台,地主下場可想而知。當年佃農、自耕農解除無產階級之桎梏,曾經上下一同精誠抗共,和平手段分配到土地的都感恩頌德,現在忘記陳誠了!早年沒有蔣介石,風聲鶴唳下斯時是沒人能鎮台的。拿出良心吧,不要再辱蔣了。

時代走入很特殊之空間,左岸辛辛苦苦宣傳共產主義五十年,自己回到解放前;革命的主張,幾乎全部放棄。我們看共黨經濟改革開放,必須走資才能救中國;其政策已離開原先共產主義鬥爭理論,逐漸走回具人性理性;2004年起,渠等恢復祭孔大典、海外設立孔子學院、人民資產入憲保障、宣傳國民黨抗戰歷史、四川民間建立抗戰紀念館、浙江奉化蔣介石故居現在是觀光區。所有毛澤東之錯誤,歷史造成的冤曲,將來肯定都會有人平反。臺北柯市長說:我們改變的現在是下一代的未來;有真相,才有原諒;有原諒,才有和解;有和解,才有和平。

英雄不是看當下牌局,是看行動目標是否符合後代需要。八十年前蔣介石施展的政策,都是走在時代前端,早年卻被攻擊;但蔣的政策「一黨專政、民族主義、走資路線、崇儒尊孔、保留文化、與蘇決裂、與美友好、保障私產」,現在全是共黨師承法典。共黨領導人現在幾乎是依兩蔣旋律,走進政治點對點對位(Counter point),這証明上一代國府追求的已是中國百年目標。現在兩岸完全走進「肯定當前共黨之作為」就是否定「上一代毛式共產主義」,反共者已經看到其自我整形。

兩岸廿年來早領先1994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約翰納許所提倡「賽局理論」(Game Theory)另外2005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歐曼與謝林「賽局理論分析」,主張新時代必須提升世人對衝突與合作的理解,在有利害衝突之環境透過賽局理論,以理性互動,由完全對立,轉入經濟合作策略式互動行為;【賽局理論是研究博弈行為中,『競爭中自我淘汰只存著合理的行為方案』,現在兩岸已由你死我活(1949)、競爭對策論(冷戰)、合作博弈(臺商西進)進入理性動態博弈(對等談判)。】

兩岸互動,經濟上自我淘汰劣品,早已超越經濟學者理論,但制度及政策呢?制度給對方時間變軌是理性的期待,坦率表達,左岸不得不有風度接受雙贏!有合襯時代主義或理想信仰的人,才會有道德的力量,堅持當代真理,捍衛人類良心的本能;頌揚英雄,才能使民族偉大節操傳承後世繼續發揚。只有這種力量,國家才能壯大存在;這種人必須存在,才能使社會仍然有是非方向的基礎。把蔣介石打倒,將來會迷失方向。

馬雲理論重建價值

國家欠缺的是在面對名利衝突前途,只以是非取捨,用道德、正義,拿出良心大聲駁斥,譴責虛假、蠻橫。鼎鐺有耳的人士,撐這迷亂之舟,用企業家馬雲理論,應以民族靈魂之是否得到重建決定勝負;治國智慧從良心道德成長才會有存在價值,重視道德,才會有條件帶領國家壯大,歷史真相及偉人沒有還回底蘊顏色,華魂會繼續失落,將導致中國瓦解崩潰。國家之興亡將只在領導人道德情操強大的良心力量之拿捏;歷史上羅馬帝國淪落、蒙古四大汗國淪亡、奧圖曼帝國瓦解、大英帝國崩裂、法蘭西曾經亡國、蘇聯崩潰等等,都是忽略道德的結果。

再卅年,所有民國奮鬥過程,百年來過時報紙、期刊多數可在上網查閱,歷史之矇混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國共二戰後內戰根本是多餘。百年前,人性良知核心被曲解貶抑,浪費國家、社會、人民很多資源,全部是孫、毛之罪惡逾矩,批判這些,左岸應該有風度容許。如果數落毛共被歸納為禁忌,真理本末倒置,忽視應該檢討的歷史,民族精神將會瓦解崩潰;有良心的檯面人士應該幫忙解救這項危機!歷史還真,制度上敢提出正本清源主張才是具備道德之勇者。

孔夫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現在辨識是非黨性領導,誰用大腦獨立思考批判自己團隊的錯誤?過去歷史,歷歷在目都是如此在循環,發生爭執都是別黨的錯?眼前若要統一中國,大家必須學習當君子。在中國,偉人必須要有兩個胸懷,承受歷史痛苦的胸襟及理性妥協的胸懷。兩岸短暫分隔是宿命,現在走入只有包容、互動才有生機,妥協接軌優秀的對方,才能化解問題並得到偉大目標之果實;民國艱辛歷史認同越多,對於統一會越少障礙。適當地談論與檢討歷史錯誤,會有助於中國理性統一、有助於兩岸和諧,這或許是當前最須要做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