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意:柬埔寨的华人首相

作者:谢琼霞

黄意,1882年出生于普宁市洪阳镇富袋村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黄秋武,母亲林芬是一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因家境贫寒,父母无力供养他,年仅9岁的黄意与父母一起离乡背井,外出乞讨,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后来他们一家辗转乞讨到汕头,在汕头渡口,他们随着人流乘搭红头船漂洋过海到了泰国,在泰国谋生无着,不得不又移居柬埔寨谋生。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没有一技之长,一家子生活难以为继,目睹之境,小黄意瞒着父母,到乌纳隆寺剃度为沙弥,由于小黄意聪明勤快,寺庙主持十分喜爱他,遂收留抚养他,并认他为干儿子,出资让他上学接受教育,先后在金边法文和柬文学校就读。小黄意十分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如饥似渴、如蚕食叶地吸吮着知识的甘霖,由于他天赋异禀,很快精通法语和柬埔寨语二门语种,不久便因出类拔萃而得以加入柬埔寨籍。又因其品行高洁,为人正直无私而受到教会领导人的赏识和举荐。

1901年11月,19岁的黄意开始在砺清杨省专员公署任翻译秘书,从此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先后任王国首相府秘书,砺清杨省府副省长、省长,罗哈亥省府、斯栋省府、巴莱省府、砺斯外省府、特崩克蒙省府、波罗勉省、干拉省省长。1940年7月任国家内政部兼宗教部部长,期间,曾任柬埔寨驻印支三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经济与财政最高委员会代表。1941年9月任宫庭部与财政部大臣,1942年12月兼任宗教部大臣;1945年8月由于政绩卓著,任柬埔寨王国首相;1955年1月因年龄问题改任柬埔寨王国最高顾问。黄意在柬埔寨许多重要部门任过职,先后任过八省省长,从政资历深,华侨华人都尊称他为“州官意”。因他在任期间内政绩斐然,清正廉洁,深孚民望,众望所归,他被柬埔寨国王授予柬埔寨王国大十字架勋章,被誉为大元帅黄意勋爵,后又被封为亲王。

黄意在柬埔寨任职期间,与西哈努克亲王的父亲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两人因志趣相投,常常聚首,共同探讨国计民生大事,遂成莫逆之交。柬埔寨曾是法国殖民地,法国统治时期在选择王族成员登基继承王位时,曾征求黄意的意见,黄意经过深思熟虑,出于对柬埔寨的前途和命运着想,极力举荐了当年还在越南西贡远东中学读书的年仅18岁的西哈努克作为王位继承人。1940年黄意奉命到越南西贡陪小王子西哈努克回柬埔寨登基,并殚精竭虑,倾力辅助年幼的西哈努克国王,帮助他处理内政外交事务。在他的辅助下,柬埔寨政治经济各项工作走上正轨。黄意年老退任后,一直任西哈努克国王最高特别顾问。

黄意主政时期,大力支持扶助西哈努克国王进行国家独立的正义斗争。1953年9月3日柬埔寨宣布独立,法殖民地统治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宣告结束。黄意首相在扶持西哈努克国王领导柬埔寨人民摆脱法殖民地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的正义斗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辅助下,柬埔寨呈现出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他也因此受到国王和王室成员、政府官员以及柬埔寨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尤其是柬埔寨华侨华人更是对他念念不忘。

黄意任首相至退休后任柬埔寨政府顾问期间,极力推行对华友好政策,为中柬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960年11月8日黄意首相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人民日报》就此作了专题报道。黄意首相爱国爱乡,赤子情怀,令人景仰。他经常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意是柬埔寨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潮人首相,也是我国历史唯一土生土长的出任外国首相的“唐人”,他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自豪。

圖片1:柬埔寨王國首相黃意閣下(1882-1964)
Source: Legacy Times


圖片2::周恩來總理(左)接見黃意(右)
Source: Legacy Times


圖片3: 赤柬驅逐金邊居民
Source: 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Movi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