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狹隘錯愕轉向宏觀

1938年10月,波蘭在戰爭威脅下,配合德軍蘇台德行動,取捷國切欣(Teschen);這是德波肢解捷國,讓西方反感。而捷,先是屈服於慕尼黑會議決定,妥協犧牲[蘇台德區]換取和平,但德不滿足,捷終是被併吞;過程,捷還硬骨頭,拒絕蘇兵支援。捷亡後,波驚醒,但也是不給蘇與英法聯盟機會。二戰爆發,波亡國;期間,波被德蘇殘殺650萬。

德和蘇之間,波態度偏德,主要是史達林不承認列寧的《里加條約》送西烏克蘭和西白俄領土給波。而列寧為什麼這麼大方?當時是為結束14國干預,急著去遠東驅日,還有,要再占領庫倫、唐努烏梁海(上篇已談)。40年4月,蘇在卡廷大屠殺,波被殺2.2萬,波軍占1.4萬。當時不確定誰做的,但已懷疑是蘇殺俘;到了戰爭尾期,華沙起義抗德,波仍是無法與蘇合作。二戰前,列強都只看眼前,貪婪、分贓、誤判,沒是非,問題越來越複雜;綏靖主義尤其《慕尼黑協定》使納粹肆無忌憚;最後,大家都遇到災難,姑息侵略會燃燒到自己。

蘇打波先與日停戰

1939年9月1日,德出動151.6萬、斯洛伐克出兵5.1萬攻波,二戰爆發。英、法是3日對德宣戰。蘇是等到諾門坎戰爭日方16日提和,簽字後蘇軍才以護波為名出兵;外交部17日上午照會波駐蘇使:「…波蘭已是混亂而危險的地區…蘇聯政府已命令紅軍跨過邊界,保護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居民,令其擺脫被不明智的領導人所捲入的戰爭,讓他們回歸平靜的生活。」接著紅軍46.7萬打到德蘇約定好的楚河漢界。10月6日,德蘇分佔波境,戰役結束,波蘭亡國。

諾門坎這仗,日本16日簽字停戰,蘇軍才攻波;這是避開兩面作戰。蘇軍坦克把日軍嚇到,日本因為進口戰略物資逐漸受阻,無足夠鋼材五金生產重型坦克,諾門坎戰後,日軍大本營畏蘇,戰略都儘量避開與蘇交鋒。波戰結束,蘇接著打芬,也是遵循不可兩面作戰原則。「冬季戰爭」蘇99.8萬紅軍打芬,11月30日開始。芬人口只370萬,動員男35萬、女8.4萬應戰,用僅有的32輛戰車、145架戰機抵抗紅軍6500輛坦克、3200架飛機侵略,打到40年3月13日;蘇慘勝,傷亡32.3萬;芬傷亡7萬,堪稱偉大的敗仗。

希特勒並未放棄攻蘇,只是時間往後挪;最失算的是英法,完全被矇騙,並不知道蘇德間的暗盤交易,原以為納粹拿下波,會轉攻蘇。誰知,拿波,蘇也有份!好像是[德義日蘇同盟],難道蘇是新的軸心國?史達林很厲害,長期大清洗整肅,目的順利獨裁掌權,卻讓西方以為清共後是[反共軸心國]。美英法都觀察到了,當時美加就知道不援英不行。1940年7月,羅斯福不顧反對聲浪,向英出售50萬枝步槍、8萬挺機關槍、1.3億發子彈、100萬發炮彈等。

捷克複雜歷史背景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建國,三天出現4個無法彼此包容的區域政府,分別是:1.日爾曼波希米亞,在捷克西和北部;2.蘇台德區,首府奧巴瓦;3.西南捷克的波希米亞森林區;4.東南捷克的日爾曼南摩拉維亞。捷克斯洛伐克當時是在一戰奧匈帝國戰敗投降,分割領土獨立,時數個族群已有對立問題,是歷史宿怨。

二戰結束後,蘇占領捷克斯洛伐克,根據戰勝國協定,由捷總統命令…蘇台德地區的日爾曼人財產都要沒收,並且強制遣返回德。情況與戰後在台的日裔被沒收財產,遣回日本相似。舉個慘例,戰時年輕德裔都從軍,戰敗都是戰俘,1945年5月30日,2萬德裔婦孺老幼被驅,長途跋涉去奧地利;過程,捷克斯洛人對蘇台德區德裔,用暴力掠奪,武力驅逐,駐守邊境的蘇軍禁止他們過境,逼迫折返;不堪旅途勞累,有800名途中死亡,史稱:布爾諾死亡。捷境,戰後暴力驅逐有數例,223萬人德裔被驅,過程甚至有被機槍掃射情形,各種原因死2.4萬,失蹤6.2萬;有65%後來到西德,35%到東德;約24萬德裔留捷未走。被驅的德裔,年年有遊行活動,要討還蘇台德故鄉財產,都是納粹造孽後果。1968年8月,蘇帶華沙軍侵捷,波又演幫凶,造成布拉格民主運動失敗。蘇駐軍到1991才因蘇瓦解,離境。波、捷慘劇,說明引鑑歷史非常重要,要人民人生觀態度升級,政府政策性鼓勵人民多閱讀分析歷史困障叢書是必要的。

羅馬尼亞盟軸促戰

1940年9月27日《德義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承認日在大東亞新秩序中領導地位。11月,蘇莫洛托夫訪德,提議,蘇德瓜分大英、把伊朗劃歸蘇,希特勒未回答。11月羅馬尼亞加入《三國同盟條約》成為軸心國,為德提供石油。依照博克元帥說法,12月3日,希特勒前去賀博克60歲生日;當時說:[將蘇聯從地球上消滅將是必要的。]對照時間,德打蘇,與羅馬尼亞加入軸心國,提供石油,有促因。
1941年6月22日德蘇戰爭爆發。這時間,德在西歐戰場儲備880萬噸石油。41年在德及佔領區開採石油190萬噸,從煤炭中合成燃料410萬噸。德與占領及勢力區,人口共2.05億,但法占領區,男人不參加攻蘇戰爭,只協助後勤;蘇及勢力區,人口是1.93億。開戰半年戰果粗估,軸心國陣營死傷俘減員1人,可抵蘇軍4人;開戰5個月,蘇坦克裝甲損失1.7萬輛,德損失0.27萬輛;看比較,德勝算較高。最後蘇能勝,全是靠美租借法案後援的力量。

滿清同胞不能驅逐

時代將來會更文明,任何戰爭都會被追究責任;除非在理,否則人類罪侍候。以當年共產東德為例,如果藉統一侵略西德,會逼西方自由陣營聯合抵制,下場就是納粹;簡單說,統只能靠談,不可用打。

我們此節談國家要件–領土。將來,日本北方四島可能不得不還日,但還要釐清庫頁島歸屬變化沿革,日與俄曾交換領土,庫島屬華也可以談,要用證據文明解決,世界各國不會再縱容威嚇、戰爭奪領土。

【中國因為人口繁殖,逐漸不敷居住,下一代會提出要求索回北方失土:1858俄遣兵占領後,1860簽約割土,屬於槍口下脅迫行為,法律上無效。文明協商,肯定只贏不輸,尤其是列寧兩次允諾放棄不平等條約。再30年,談判就能取回,不必動槍,因此要有法律程序就位準備。國共兩黨都有包袱,出面交涉有許多困障,可能用第三黨出面較好,可以輕鬆完成任務。】【下列題目純只探討[法律地位],這裡不談槍砲威力,只用法律要領認事;願意關心的人,請拋棄立場,看分析是否合理。】

中國歷代,構成華夏主體族群,基礎是羌;夏、商、周、秦、北魏均羌族立國;伏羲、炎帝、黃帝、夏禹、周武王、姜子牙、勾踐、秦昭王、秦始皇、李雄、姚萇,都是羌族。法國學者Terriende Laconperie有華人來自美索布達米亞之說,尼科漢(Nakhunte)率巴比倫部落越過昆侖山,來中國陜西定居。這個黃帝由西來,說法有章太炎、宋教仁、梁啟超概括接受。現有證據廣義講,氐、蒙、滿、藏都是羌與各族婚配衍成,因此華人有自有的特徵外貌。回也有羌,鮮卑、西胡也源於古羌。漢人原只是民族融合之地理概括稱,尤其[漢]可能是Nakhunte分解,留[hunte漢]。族群文化升級及醜陋,都是靠統治、文化推進;華夷之別在文化,非種族。這些族群都屬人類學家說的蒙古人種。幾千年演進,族群領導圈主流,由羌崛起;文化、遷徙使族群有新名稱,每種族群都輪流在華執政過。

民國,國策是五族共和,開國國旗是五族共和,因此誰說[驅逐滿清],太過狹隘,該批判。說驅逐滿清會造成東北不屬於中國,違反五族立國原則;在法律也有區別。1911新軍武昌行動,是立憲走共和;中華民國共和開國後,清室並未消失,當時說法是學習大英帝國[虛君化],而且北洋撥銀照養,皇家繼續住紫禁城,並未被[驅逐韃虜]。

之後闖禍的是馮玉祥依穗連絡官黃郛意見,1924年10月北京軍變,黃郛[立功]幹執政,11月國務會議,議決驅逐溥儀離開紫禁城;時間很清楚,1912溥儀並未被驅逐離開北京,而且1917曾復辟。溥儀是1924年11月才被國民軍驅離首都,居住天津租界,1931年918東北疆域底定後,在長春復國,然後復疆,發生七七。

共和政府,若正面解釋1924年10月驅逐行動,會造成滿清在東北復國有理,因此驅逐行動純是興亂行為。舉例驗證,【若將來取回北方故土,請問,領土屬於滿清,還是中華民國?】民初,溥儀只是被虛君,並沒有離開五族共和真諦;也因此,[驅逐滿清]是誤華的言論;這條件下,才可以讓[五族共容]有宏觀的明天。不論將來是否有條件和平取回北方失土,讓[驅逐滿清]具正當性,不只是笨,而且誤國,犯錯不能合理化。現在北京正在做國黨,尤其掩護孫文叛國的角色,其黨內監察單位最好提出糾舉,否則中華民國若不小心統一大陸執政後,監察院有足夠理由可以追究;國家大事,歷史審判是沒有時效約束的。

北洋合法政權袁大總統,並未推翻滿清,而且還俸給,保護其存在,過年、賀歲,仍是尊稱[皇上]。[中華民國]國號,是大清隆裕太后指定的走共和新國號。袁過渡君憲至共和,是[中華民國]合法統治者。黎元洪是1911年10月11日共和國行動派支持的[開國領導人],但黎謙辭。之後是清室詔書禪位,自願虛君化;民國承認,並且照養。1924年11月,溥儀被驅逐後,尋求復國是其權利,而滅其復國,是蘇聯。

現在重點是,若是合理驅逐,復國是溥儀的權力,將來北方領土,只有溥儀族親有承受權。如果批判國黨、馮玉祥行為,則[歷史定位,馮是造反。]滿清皇家後代仍應該返回紫禁城居住。小英政府可以不承認造反是國策;因此法律要件,這情況,若是現在,只有小英政府有權要求取回北方領土。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朝統治者簽署退位詔書,取消帝制,命以共和立憲國體,宣佈由資政院總理大臣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因此共和國國父是袁世凱;詔書並且明確指名;原文:【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大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法律文獻,領土所有權要依2月12日當天辨識;包括外蒙、唐努烏梁海,而且是北方外興安嶺1858、1860年清俄條約,庫頁島等失土,若要取回的法律文件依據,因此[中華民國]國號不能更改;若用民法述理,只持有中華民國身份證的公民,才有大陸疆域共同決定權;人民政府,因為不是中華民國公民,因此法律上只是大陸不動產代管人。鑑於此,假若將來要討回北方國土,不能由代管人–人民政府,行文提出要求;只能由具備法律承接政權文件的中華民國名義提出要求。

依史料,列寧曾兩次宣言放棄不平等條約侵華領土,用以敷衍北洋;後來用[孫越宣言]敷衍宣言承諾。人民政府建國後,蘇聯怕北方疆域有變數,1950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有一個秘密協定,規定第三國人員不得進入中國東北和新疆;請注意這個第三國,就是指[中華民國];這是蘇維埃版欲蓋彌彰。而法律上,中華民國仍然存在,這個約定與法律上物主有衝突,因此應依法律,也因此1950叛亂團體簽訂之《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對於合法政權小英政府沒有約束力。承接大清指定統治大陸,有法律合法文件的,是中華民國。而且投票產生的統治者才有權代表國家簽條約;因此目前索取北方領土,只有小英政府夠格,將來則看誰是中華民國國民選出的總統。由上綜之,民進黨爭取在大陸執政,有利宏觀國土之回歸,而且法律資格文件吻合,毫無破綻;如果,國旗恢復為五色旗,會更符合五族共治精神。

這說法,當然是指不談槍砲威力,只就文明法律談述。如果共軍脫離黨性,歸中央,將來誰依法選舉執政後,監督執行歷史任務。基於這些理由,共黨若要爭取這任務,很簡單,先併在野黨,改組政黨名稱;新執政黨必須不是[共產黨],才可以避開1950年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之遵循責任。

談國家前途,若有領土問題,應該優先相忍為國。請問,1924年11月,馮玉祥驅逐溥儀離開紫禁城,是不是誤國行為?【誰要繼續包庇叛亂漢奸;將來恭請中華民國監察院提出糾舉、彈劾。】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