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蔣的戰略只怕石原
蔣介石一生功過銜接,有不名譽的行刺陶成章、追隨孫文造反叛亂、過河拆橋對不起共黨,其反革命效果上有篡黨、篡軍、篡政;甚至還篡名,功名都屬他,農協鬥爭壞的歷史都推給共黨。但1927結束革命,有利全國福祉。蔣另有曠世功勳,領導抗戰拿回東北、台灣,實施憲政共和,建設台灣。我們認為都應探討,至於反共理由、白色恐怖涉聯盟義務,不是我們用簡單邏輯可以推論的,要考慮困難轉折背景促因。評鑑史事,[法]、[兼顧情理法]與[脫離糾葛之取決],答案不同。我們只是希望不要竄改歷史,不要因立場切割偉大史篇,也不要掩護賣國叛亂行為,建立新秩序;醜陋要談,功績不要忽略,一切移交理性時代重新評鑑。
民國史只姓名真的
政論家胡忠信2017年1月12日,在民視現場節目公開說:「民國史,除了姓名是真的,其他歷史都是假的(談話重點)。」這是很嚴厲的控訴,判斷胡是批評國黨教科書;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胡不會被告,因為說的,都是真的。胡只淺談,不算有明確對象,算客氣;但國或共如果有這問題,將來會山洪暴發;自己漸次改進較好,減少大地震災難。
石原莞爾是蔣剋星
在系列13.篇文提到【到了813,國防部主戰派取得共識,蔣主動派部攻打在滬之日軍,日跳起來接戰,蔣當時還[真怕日不接戰]!】這是專指[8月13日之後];必須詳悉滿洲事變後的日軍石原莞爾戰略,才能體會原委。
1929年7月,關東軍石原莞爾課堂開始講授「最終戰爭論」和「滿洲土地無主論」;長官板垣征四郎當學生。30年12月,石原完成著作[滿洲計畫];31年策動918,主角是關東軍作戰主任石原莞爾和參謀長板垣征四郎,說服司令官本庄繁出動關東軍,19日占領奉天。初期,參謀本部不同意在東北建立政權,但石原提出:「關東軍甚至全部放棄日本籍,改編為滿洲國國軍,一定要拿下全滿洲。」石原雖然鼓動侵略,卻認為日應節制,不要太往南方。用日本角度,如果偽滿雛型完成,即煞車;不要再128、77、813;是最好的侵略戰果。
石原智商極高,留德學過軍事,熟悉1858、1860俄取遠東濱海三省歷史,其主持修訂的《國防國策大綱》反對和美翻臉。他認為藉反共打蘇,西方不會干預,解散蘇後,至少濱海三省可併入偽滿,另由溥儀討回唐努烏梁海(Tuva)、蒙,改國體為聯邦合眾帝國;因此918後,初期規劃溥儀職位是執政、總統;[日滿蒙圖帝國]將是亞洲疆域第一大國,當時另有一線負責滲透甘肅、新疆。
石原反對染指平津,77後參與德使陶德曼調停工作,其戰略思想和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背道而馳;石原認為東條軍事素養只是上等兵水平,背後稱呼東條–上等兵。國府高崇武曾在華北聽過石原的戰略,嚇一跳,說:日軍竟有這等人才,國府對敵人的無知竟是如此!石原階段鼓吹取得東北、東蒙即應努力經營,不要再有非分妄想;他用著作宣傳理念,「最終戰爭論」通過「滿蒙占有計劃」。建立偽滿後,石原從占有,轉向滿蒙獨立論;倡導日本屯民成為滿洲人。戰後有學術單位重新檢討,稱石原是第一兵家,是陸軍大學畢業生唯一的合理可行,合乎日本利益戰略家。日本角度的可惜是,少了挖掘戰略人才伯樂–馬歇爾。
1937年3月,石原擔任參謀本部少將作戰部長,如果石原階級高過東條,蔣813主動攻擊滬日軍,日不會接戰,會要求在滬列強出面監督停戰。沒把戰爭在滬擴大,77將只是有限戰爭。石原反對中國戰事擴大,只對征蘇有興趣;當大本營決策擴大戰爭時,石原說:戰爭將會進入長期對峙,會不會形成持久戰,決定權將在華,不是日。當時主戰派不以為然,認為三個月可亡中國。石原後期言論,曾經違反初衷,是保護職位,在等明主;戰尾,和平論目的,則是保護自己;很不簡單,有這等會打[戰犯預防針]的智慧。
戰後,石原發表《我們的世界觀筆記》、《新日本的出路》,提出不要戰爭的文明,釋出放棄戰爭概念;並寫信給麥帥,說明自己是受東條綁架的和平主義者,麥帥接受其辯解,未當戰犯起訴。其[占有滿蒙論],未被視為戰爭行為,這個歸納,說明盟軍法庭對於918之行動含有[中國領土認知錯亂]之問題,這是【孫文[驅逐滿清]、唐紹儀[滿州復國]論】造成;肇端詳實,系列14.已列舉,等內涵看懂後,你會發現,日本吞滿白忙一場,只敗在石原沒有艾森豪陞官機運。
蔣不談和是正確的
蔣之值得敬佩,重點是領導國家大方向,1927之後政策都很正確,其許多戰略,連羅斯福、周恩來都肯定;最難得的是有戰略思想一致的夫人協助,渡過艱苦抗戰;夫人拿過青天白日勳章,還有許多故事未發表。西方總是以戰力評估抗戰價值;那麼麥克阿瑟在菲溜走、英軍在新加坡投降,可曾有戰力?偽汪攪局,蔣卻繼續敗而不降,正是八年敗仗,拖垮小日本;如果1939年初前,蔣走偽汪談和模式;日軍抽出,轉打蘇、印度,要進入地中海與德會師是可能的。盟軍對蔣的抗戰價值應該加重認知;尤其二戰蘇能不亡國,華人戰火死千萬,重慶持久戰是關鍵;史達林恩將仇報,支持中國內戰,對不起華人。
在1941年,日再度面臨十字路,盟蘇?還是打蘇?4月7日,松岡與莫洛托夫兩外長晤談。9日,美國務卿赫爾提四原則致日:[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干涉他國內政、維護機會平等、不擾動太平洋現狀。]野村大使回答:【願意撤退在華之日軍,重慶與偽汪自己談,合流後,中國承認「滿洲國」即可,然後由日與華新政府交涉新步驟。】日此刻是把蔣政府及美當傻瓜;要蔣、汪和諧合作,重點是:1.日仍要偽滿;2.日要抽出在華侵略軍;這個時間點實際準備是要盟蘇打英或英美。審視歷史,卡住的重點,是在[蔣]。蔣汪若合組新政府必須承認「滿洲國」,而蔣不考慮。
13日,日蘇外長在莫斯科簽五年中立條約。15日,羅斯福與胡適大使及宋子文商談租借物資運華問題;17日,羅斯福批准首批軍備4500萬美元援華。5月6日,美宣佈租借法案包括華。7日,野村向赫爾提議訂立日美中立條約;13日,松岡電赫爾,盼美出面斡旋重慶與日談和;赫爾皆無意願。25日,美對華5千萬美元軍援。
41年6月22日,德蘇開戰,松岡在23日至28日的內閣會議,改為主張對蘇開戰,與德配合,東西兩面夾擊蘇聯,當時松岡開會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7月1日,德義承認汪偽政府;2日重慶與德義斷交。18日,內閣改組,曾提議盟蘇的松岡卸外長職。28日,日軍在西貢登陸。
在41年6月5日,日機襲重慶,大隧道窒息死3萬。7月,美禁止航空汽油輸日。8月5日,日外長豐田貞次郎向蘇使聲明,決履行日蘇中立條約,請蘇勿援蔣政府。18日,豐田首次提出美日領導會談,題目:若解決中國事變,會撤退在越日軍。此刻日要晤美總統,有可能是改為真的要談退出越南,若日美領導會面,日應該會提出,請美恢復售油,願北上打蘇;但美此刻已將納粹視為首敵,支持蘇抗德,而日此刻尚未觀察到這一點,這是日本死穴。22日,美警告日不得侵泰,並不許日自越攻華。26日,美派馬格魯德少將來華瞭解戰情、物資需要。
9月22日,傳出:豐田向美使格魯提出「對華和平九條件」草約:[一.中日親善。二.尊重主權領土完整。三.中日共同防共。四.撤退在華日軍。五.中日經濟合作。六.重慶與偽南京合併。七.無土地割讓。八.無賠款。九.中國承認「滿洲國」。]23日,日第4度向美要求日美領導人會談;美知道日要與蔣談和,目的抽兵攻蘇,仍不理會。10月5日,偽滿與偽蒙簽邊界議定書。10日,美再撥5千萬美元援重慶。13日,蘇劃唐努烏梁海為自治區。30日,美貸蘇十億美元。12月2日,美質問日最近增兵越南理由。6日,蔣通知美顧問拉鐵摩爾,華決不放棄東北;這是「對華和平九條件」惟一重點。這等於蔣要確認不會與日談和。8日,珍珠港遇襲。12日,史達林電蔣,蘇在全力抗德,不能對日宣戰,但將來會打日。由於重慶不談和,因此日要從華抽調軍隊,無法實現,軍力不足,當然無法打蘇,無法攻往印度,自然無法與德在地中海會師。
經濟基礎人類理想
王洪光稱:遼寧艦100小時可拿下台灣。台灣說:一名士官三秒鐘就可以毀掉南京軍區。呂秀蓮只講改國歌,就被王欣儀酸:「以為自己是總統?」想不到大陸有王總統在指揮習主席。
不過台灣確實只是關起門自娛,總是暢談台灣本土認同、民主問題、談有限的戰略問題,這是不行的。世界變化非常快,台灣統獨的問題,要有全球性的思考,要綜合時代經濟的發展,下一代不能落伍。口水戰沒有意義,我們談有建設性的。
大陸的鋼鐵絲路,會有一天奔馳全歐洲,加上海上絲路,帶動整體自由競爭,價值是物價再次向低廉,是人民福祉的首要基礎。舉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為例(2016 11 13開航),由新疆喀什貨物運到中東和非洲,路程、時間縮短,這是全球性的經濟幅射戰略,這將是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形成資金流、人才流,包括集散地使貨暢其流,在價值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麻六甲海峽運輸功能也會有變化,這些說明,貿易幅射方式擴散,將來軍事強國就沒有南海耀武揚威的必要。
文明世界逐漸升級,不會容許武力破壞秩序,全面的物價指數降低會使和平指數增加。50年前在台灣,工人一天工資,可以買一斗米,主食(米.麵粉)約占生活開銷三分之一,因此沒有餘錢買魚買肉;現在可能主食開銷只占生活開銷卅分之一。製造業由貿易擴散,大量生產,物價會再降低,會使全球受惠,台灣要避免被邊緣化。
中國30年脫貧6億,現在年有上億人次出國旅遊,是人民勤奮,有為政府的領導效果。為了維護這些成果,文明國家會引鑑納粹時代綏靖主義造成的災難,將來集體合作絕不容許戰爭發生。另外一方面,中國也會被潮流推動政治改革,目前只是孰重孰輕,北京執政者順序選擇經濟問題先處理;台灣要諒解。島民主流不能苟同的是上一代鬥爭歷史,不是現在當政者,要分辨。
將來會重視服務業,工人都要有專業執照。石墨烯基鋰電池–烯王,充電10分鐘可跑1天。擁有汽車的階級,會逐漸減少;你可以用手機要求一輛自駕汽車,自動開過來供應使用。將來的科技會使英文教學,只半年就熟練會話,1年就能讀莎士比亞,2年就能寫英文博士論文。整個效果將來會使人類全球性週休2.5日,甚至3日;這些都要靠互助和諧,不是對峙;批評歷史及支持統一是可併存的。
習主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曾說:【中國人的血脈,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中國人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事實上華人主體–中原政權,從秦皇,都是北方、西方自己來融入中華文化而擴大。「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經濟幅射貫穿亞歐非大陸。「一帶一路」是經濟整合東南亞、東北亞;鋼鐵絲路連繫到歐洲經濟圈,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現在鐵路網若要延伸台灣,技術不是問題;將來高鐵和高速公路規劃都可能會延伸到日本橫濱;如果俄、美、加、墨同意,鐵路橫越白令海峽,開到阿根廷不是夢。北京有許多理想,都被獨派綁架,好像要打仗,讓許多國家有戒心而裹足不配合。台灣認統靠攏後,北京發展會淋漓盡致完全發揮,這將是穩住世界和平最重要基礎。
其實台灣人民,尤其在陸之台商最關心經濟課題;如果要勒索台灣經濟利益,現在最容易開口。建議小英政府,優先考慮下一代人民福祉,向統踏出最關鍵的一步;沒必要把創造偉大歷史機會讓給其他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