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冷明访谈(3)
安娜:什么科都做?
冷明:什么科都做。
安娜:手术呢?
冷明:在大队的时候当然做一些简单的,比如长个脓肿,包括有的妇女乳腺发炎了,那个没有治,只能是排脓了,看个书怎么切开,切开做个引流,很容易也就好了,身上长个脓肿,这些都没问题,简单的。
安娜:阑尾呢?
冷明:阑尾是后来我到卫生院以后做的,手术没做,做不了,因为那个还是比较什么的。
安娜:有人说在内蒙他们习惯在外面生孩子。
冷明:对,一开始牧民是有那个习惯,牧民妇女生孩子以前都不在蒙古包里面生,都要在蒙古包外面,有一个接牛犊的围子,拿柳条编的,特别大的,这么高,可以圈成一个圆圈,接牛犊用的一个圈,拿这个圈挡风用的,下面铺点烂毡子,挡点风,甭管冬天夏天都在那里生。我们去了以后,包括巡回医疗队也做了一些好事,使劲宣传:说哪能不把妇女当人看,好家伙,那么冷,会生病的啊,都让她们到蒙古包里生,包括到我在那时候也是这样宣传的。说如果在外面生,一句话我们不管,你在外面我们就不管,当然那是不可能的,真在外面生我们还是得管。好在牧民都比较听话,后来都挪到蒙古包里生了。当然在蒙古包里生要在紧边上,下面铺上旧毡子。
安娜:听说还有风俗是生孩子不让医生看。
冷明:对,一开始是这样,是不让人看,尤其是妇女看你年轻,一个小伙子,她一开始也不认可,是不让看,用大蒙古袍给盖着。实在快生了,我说快生了,你赶快脱吧,裤子脱了,实在快生了,羊水破了,胎头都开始露了,这才让看。包括有些难产的,她生不出来的,没办法了,就让你下手,都是这样,逐渐的在接受你,一开始不让你看,最后逐渐的慢慢就好一点了。包括有些难产的,要用胎头吸引器,胎头吸引器看似很简单,实际很解决问题,有些他就是出不来头,你要做点侧切,用胎头吸引器,把胎儿给吸出来。像这些事情后面就好多了,牧民也是大伙互相传,说他接生挺好,你看那谁媳妇生不下来,他怎么怎么样,就生下来了。开始时,谁家要生孩子了,他们就着急,牧民们赶快骑着马,要到一百里地以外的卫生院去请医生,你想请医生回来得什么时候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那儿已经准备快马请医生了,这边儿产妇的情况也实在没辙了,只能让我动手处理了。最后通过慢慢的,牧民一看我做的还挺好,大部分都能抢救过来,所以他们也认可了,也都对我另眼相看了。
安娜:知青下去以后改变了牧民的习惯和想法,比如他们的卫生,或者他们以前的习惯,是不是有改变?
冷明:这肯定是有,这个改变一个是知识青年到那儿,然后兵团又去了很多人,解放军,兵团战士,包括巡回医疗队,去的汉人很多了。因为以前牧区特别封闭,牧民一句汉话都不会,全部都是蒙古话,完全不懂卫生是怎么回事。
安娜:您怎么沟通的?
冷明:去就得学,一句一句的学,反正我就是急用先学,我需要什么,学什么。
安娜:用蒙古话沟通没有问题?
冷明:沟通没有问题,你让我长篇大论的说我说不来,沟通生活常用的语言还可以。
安娜:您在那儿待了几年?
冷明:我在大队待了11年,一直到1979。
安娜:待了11年?
冷明:11年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就是从头做到尾。
安娜:11年是很长的时间。
冷明:当然很长了。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之后,我父亲的问题才平反,我们一家子回到北京,知识青年那时候也开始落实政策了。但是回北京也很困难,因为我娶的是当地的媳妇,这种情况的知识青年都是在当地给安排工作。我在当地当赤脚医生稍微有点名气,各个医院也乐意要我,好几个医院说你要乐意来都可以来,中心卫生院什么的,这个那个的。我说算了,我插队那个公社叫白音花,我说我就到我们那个公社算了。现在白音花是一个比较大的煤矿了,现在叫苏木,我们那儿是公社,后来也叫苏木了。后来我就到那个卫生院了,在那个卫生院又待了11年,在内蒙一共22年,1990年才回的北京。
安娜:1990年退休以后?
冷明:不,1990年国家又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象我这样的情况可以回京。在1990年以前,我孩子也比较多,我有三个孩子,上小学都送回北京了,我父母在这儿给照顾,就我们两口子在内蒙,我在医院。
安娜:孩子都在北京工作?
冷明:对,1990年我们户口都回来了。
安娜:您那时候有这么多孩子的很少。
冷明:对,但是牧区还是有,我们那边有两三个孩子的好多。
安娜:您夫人是蒙古人吗?
冷明:我爱人不是蒙人,是汉人,她是农区的,有点距离,离我们那儿二百里地,巴林左旗。我去白音花公社卫生院的时候,那个卫生院也是后来成立的,有一个院长也已经瘫了,也有病,只有一个复员军人,有两个刚中专毕业的医生,他们的医疗经验,还不如我这个赤脚医生呢。我去了以后,很快就把这个卫生院打开局面了,上面很快让我当了院长。我把卫生院建设成了我们当地的一个各种手术也都能做的卫生院,什么阑尾炎啊,绝育啊都能做,影响也挺好的,有十来个人了,十来张床,牧民也乐意找我。病人多的时候住不上医院,我们就在卫生院前面搭一排蒙古包,给他们临时住,各地的牧民都喜欢找我看病,我跟牧民的关系一直挺好的。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家养了不少牲畜,最多的时候养了一百多头牛,收入也不错,工资虽然很低,这个收入还是挺好的,跟牧民关系一直都挺好的。
安娜:羊有吗?
冷明:也都有,别的就不多了,羊有几十个,牧民们帮着放。
安娜:牲畜是你管还是太太管?觉得苦吗?
冷明:太太管,后来她管不过来,还要雇人。赤脚医生那一段经历,假如说生活,赤脚医生那一段是最苦的,包括各地的赤脚医生也是,挣的工分都是特别低的,就是不会给你整劳力的工分,像农区有很多会给你一点补贴,比如你干农活可能10分,一天给你3分、5分的补贴,像我们专职的也难挣到全工分10工分,一般七八个,八九个,就是这么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