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 — 我的姐妹 我的挚友 我的老板(2)
经历“情劫”的日子
等待浪子回头的日子里,她饶恕了他的过,她让自己沉醉于繁忙。
先是报名参加了过去丈夫不让她参加的美国某校的专业学习,她希望自己小小的诊室,能拥有世界顶尖极的技术,因此除了工作,她必须定时飞往美国学习。
去年秋,她所在的教堂需要一名儿童事工,每周四上午定时给孩子们讲圣经故事或做圣经故事游戏,牧师找到了性情像孩子的Angel,希望她能承担这事。她很为难,因她的牙诊室从早到晚,但凡开门则是病人满盈,几乎连吃饭、如厕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自己住院做疾瘤切除术的计划都被她几番推迟,时间对她来说是何等的宝贵!这每周要拿出半日时间去教堂带孩子,上帝啊,我的时间在哪里?她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但凡有为难之事便是让她的主来做个决定,为此她祷告了半个月,现在她不但自已在教堂当“孩子王”,甚至带了她的妻弟也一同去做。
上帝没有亏欠她,先生离家出走的日子里,她的诊所没有了支柱,主力医生少了一个,但这只小船不仅没搁浅,客人反而翻番,她精湛的技艺、勤奋认真的态度、亲和的人缘,加上她的诊室不仅花草环绕,且设计成粉色轻松、略有孩童趣味的就诊环境,各国病人对她好评如潮!这里没有病人送她的锦旗、牌匾之类,却大到名花、名酒、雕塑,小到包子、快餐、贺卡,病人的心意全有了。
她学会了独自享受生活,学会了打理心情。家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她自作主张,添置了过去舍不得添置的高档办公、家电设备;她的卧房,换上了他们初恋时期的学生照;小客厅,原本杂乱无序与basement无异,我帮她布置成橘黄基调的小书房,落地窗外便是极宽敞的后花园,清晨她坐在这里读经、喝茶、冥思;黄昏或假日,但凡有丁点时间便伺弄这里的花草,大都是病人送的,她是个花痴,极其爱花,她没小孩,说花草就是她的小baby,还调侃说,将来一定要我跟她去开个自产自销的花圃,她种我卖,我们做花仙子!哈,好主意!
她脸上的蝶斑、眼眶的黑影不知何时飞了?!当初在教堂见到的那个期期艾艾、泪眼婆娑的女人不见了。她虽从未去过中国,但奇妙的血质使她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女性的特色,素面示人,简洁明净。作为女人,她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购买、穿着精良的皮鞋,但婚变后,工作之余她开始注意仪表,与其说在收拾音容笑貌,毋宁说是在收拾残碎的心。她的体形矮小,却性感匀称,一举一动,即便是长时间在手术灯下歪头给病人行“根管治疗术”,也是优雅有型,丝毫不懈怠自己,像个训练有素的舞蹈演员,这让人觉得她永远精神矍铄。
她的眼神,特像多年前日本动漫片里那美伦美幻的“花仙子”:弯而不媚,简单清纯,诚恳执着。我一直在想,这大概是病人喜欢和信赖她的主要原因,恍然大悟:原来认真的工作、专一的眼神、优雅得体的着装,会让一个中年女子如此性感、极具气质!难怪照片里那个看起来确实非常帅气的男人,当初会那么辛苦的去追她。
期待回归的日子,她学会了开车。这真是个极聪明的女子,博士就是博士,学什么像什么,过去丈夫在身边,她什么都无须操心,加上个头娇小,丈夫怎么可能让她碰车?但现在她不开也要开了,胆小、没方向感已经不是借口,那就开,边开边流泪,怨恨她的丈夫。几番小的擦碰以后,她居然车技娴熟,动作流畅,泊车技术最绝,看准了,总是从容果断,且有礼有让。一次我们两个想一起过周末吃顿饭,停车场转了近25分钟都没找到车位,好容易看见一个车位就在眼前,一把方向盘就可以进去,但她没动,奇怪!后来告诉我,前面有部车等了半天,也闪了半天的灯,估计就是等这个车位,我们近水楼台可以先进去,但我不想吵架,走吧。其实那部车等待的不是这个车位,看见我们向他招手,谦让片刻,泊进去了,感动,温润,加拿大良好的社会秩序源出于此。
但我们两人同有一个毛病,没方向、爱迷路,一起找不到要去的地方,转不出 Scarborough的趣事儿常有:
“喂,该往哪里走?这边?那边?”
“我怎么知道?问你,你是司机啊!”
“那我们打赌,谁赢谁请客?”
“好主意!我先猜——”,于是我闭上眼睛瞎蒙,东、西、南、北对我们这样没有方向感的“明白人”是不灵光的,或者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
“这边,不,那边!好像是那边?该你了——“
“左边,右边!就是右边了!”
“哈哈~ 怎么又转回来啦??上帝,两个傻瓜怎么会傻到一起了啦?哈哈……!”
“还笑我呐?忘了自己要趴下身子去找油门?”
“我要像你这样天天开车,起码不会经常开错方向吧?”
“开错了怕什么?多打一把方向盘而已!”这话她常说,人生不也是如此么?
丈夫在一个早上拍拍屁股离家走人,扔下了他的双亲和弟弟、弟妇,老少四个人全住在她家。供养公婆没的说,但他们夫妇还需供养正值盛年的弟弟,而他的弟弟也很奇怪,年纪轻轻,却不思挣钱养家,公公命令他的大儿子要供养弟弟们,现在大儿子莫名其妙地走了,花销自然要由大儿媳负责。对于儿子的出走,老人认为是媳妇的责任,特别是公公——在物质、精神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特别是在北美,竟有如此旧式的中国传统家庭是件很有趣的事,或许在海外华人相当多的家庭里,还保存着百年前的习惯?
男主人不见了,一家人的脸色不好看,没人指责什么,但全回避她,每天她下班回家一开房门,家人看见她便全“倏——”地关上各自的房门不再出来,直等到次日她出门。开始,她的注意力在丈夫,所以没在意,照常每周定时采购,但久而久之,她怕回这个看似无人却满是眼睛和耳朵的“家”!这哪里像自己的家?但这是她的什么?她也不知道,因为她每月都要供养住在里面的人,房子是贷款买的,少一分供房钱也没人替她垫上,更无人安慰和感谢她,唯有婆母偶尔会关切一下,但遭到公公的白眼便不再吭气。
“我这是过的什么日子啊?如果家里就是我一个人,我还可以伤心时大哭一场,也可以打开音响,音量大小随自己,但是……”但是日子还要过下去,她每天疲惫至极地回到家,打理家,她爱整洁,最反感地毯脏乱,又没时间清理,唯一的办法就是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块毯定时更换,我曾数了数她满橱子的块毯,足足40有余!
终于有一天回家,她发现家里空空,家什少了许多,家人不知去向,她舒了口气,但旋即觉得自己很自私,天气那么冷,老人住在哪里?毕竟自己是长媳,也是公婆最信赖和喜欢的儿媳,她愿意他们拿走他们喜欢的一切,为他们祈祷平安。去年春节前,她专程驱车往婆家的另一个儿子驻地拜年,老人早回印度了,她的弟媳妇们说了句感谢的话:没想到这时候你还会来看我们,谢谢。有这句话足矣,Angel是个容易知足的人。
在这场鲜为人知的“情变”中,她付出的直接代价是瘦了十几磅,整个人都变了样,这反而让她看起来比先前年轻得多。她依靠信仰,历练了非凡的“忍耐力”,慨叹世间的所谓“爱”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么“爱”到底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上帝给了她明确的答案,既如此,还有什么委屈的?”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于是再苦再累,她心甘情愿,她感谢上帝给她补了“忍耐”这一人生之必修课。
她有一千个理由痛斥丈夫,但她没有,不做怨妇。她在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不够懂事,让丈夫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卧室里,丈夫的照片她拿掉又摆上,最后摆上了他们相恋时代的照片,半夜病了也曾哭醒,怨恨丈夫后,仍殷殷祷告:“父啊!赦免他,因为他所做的,他自己不晓得。”捧着上帝的这句话,她度过了“情劫”。
去年过年时,我突然在半夜接到了她的电话:“哇喔,!你怎么测得那么准啊?上帝不亏待我啊,他真的回来了!昨晚,我接到了他打来的电话!”
浪子回家了,看着眼前的光景他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