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婚姻乐章——生命与爱
二月的婚姻话题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反响,其中有几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有读者说,婚姻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婚姻中的两个人也没有真正的孰对孰错,如果幸福,那是遇到了适合你的那个人,如果不幸,也只是牵错了一次手。
更多二月的婚姻话题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反响,其中有几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有读者说,婚姻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婚姻中的两个人也没有真正的孰对孰错,如果幸福,那是遇到了适合你的那个人,如果不幸,也只是牵错了一次手。
更多前天和几个久未见面的朋友相约去喝早茶,可能是周末的缘故,茶餐厅里座无虚席,人头攒动,从开始的点菜到落座后的寒暄,我们几乎都是在喊叫中完成的,第三道菜还没上来,我们几个已然都声嘶力竭,嗓子暗哑了,朋友玲简短的宣布:请低头进餐,尽快结束战斗,等找个安静场所再叙旧。大家一致同意,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一家音乐缭绕的茶店,幽香的绿茶滋润了刚才喊冒烟了的喉咙,把身体陷进松软的大沙发里,我们才发现,安静原来可以让人如此惬意。 女人的话题永远会在美丽与时尚之间打转,我们从玲的新款GUCCI女包说到Ann的BCBG大衣,从巴黎说到米兰,好象时尚就是我们唇边的那抹茶香,随口道来,这时美林不声不响的把自己的包包摆在桌子的正中间,带着促狭的笑脸向我们发难:“各位深谙时尚的女士,请鉴定一下这个包包吧!”这是我们聚会时经常出现的小节目,因为美林和玲都曾是时尚杂志的资深编辑,她们曾经活跃在各大品牌的发布会现场和店铺前沿,所以对这些名牌颇有了解,在鉴定真假方面也都是专家。然而今天的这个Hermes女包真的难住了我们,最后玲只好缴械,因为明知道美林拿出来的是个仿冒的Hermes,可无论是做工或是材质,这个包都是无可挑剔的,就连细节的处理都和真品不相上下,美林告诉我们,这是她圣诞期间回国时在一家小店里发现的顶级仿单,价格只有真品的二十分之一,而且国内现在的仿造工艺是越来越精湛,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了。联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假名牌,上到70岁的老太太,下至14、5岁的中学生人手一只LV、GUCCI、PARDA的名牌包,人人都穿着假NIKE、喝着假酒、抽着假烟、吃着假药……,那时候,恐怕大家就不再是鉴定哪个是假货,而是要鉴定哪个是真货了,想象着未来的生活可能被假货包围,我们都是一身的冷汗! 说到国内日渐猖獗的假货,可能又要有人跳着脚的说这是妄自菲薄、夸大事实,我们还是以数据来说话吧。美国海关的数据,2003年,在美国口岸被查获的假冒产品中,来自中国的产品占了66%,远远高于居第二位中国香港的5%和第三位墨西哥的4%,这个数字到了2005年增加至72%,而美国俄亥俄大学Daniel Chow教授认为,如果考虑转口贸易的因素,80%被美国海关截获的假冒伪劣产品都来自中国。而现在的出口假货早已突破了几年前仅存于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的范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领域。欧盟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 说欧洲海关查封的假货过半来自中国,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流通的假冒商品中有70%来自中国,同时欧盟还发现,除仿冒的奢侈品、食品和饮料之外,来自中国的假货还有汽车和飞机零件、电器产品,甚至包括避孕药和艾滋病药物等。 2006年在布鲁塞尔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盟司法及内部事务专员费拉蒂尼举着一张法拉利跑车的照片说:“法拉利330 P4型跑车,这个型号的限量版跑车,法拉利车厂只生产了6辆,这是第7辆,中国制造。”“法拉利事件”不仅让欧美厂商大跌眼镜,就连汽车制造工艺突飞猛进的日、韩也为之震惊,而实际上,“法拉利事件”只是最近欧美密集打击中国产仿冒品的一个缩影。就在这场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通商法特别规定第301条(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发表了年度报告,指责中国“伪冒品和盗版制品泛滥”,威胁要将中国告到世贸组织。与此同时,阿迪达斯、彪马、香奈尔等19家国际名牌在中国联手启动了“打击假名牌”的维权行动。此前,欧盟海关还宣布要严查外国入境者穿着携带假名牌产品,规定如发现有人携带假名牌,轻则没收,重则罚款,最高罚款金额可达30万欧元,此时的欧美正大张旗鼓掀起一场围剿中国仿冒品的风潮。 CBS《60分钟杂志》专栏里曾经播出过这样一部电视片,片子的名字就是“世界最大的假货”,片子里的记者对中国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做了采访。在片中,一家做运动鞋的老板在镜头前炫耀说,最新的Nike运动鞋到了这里,4天后就能够大批克隆,每双只要4美元,同样是在那里,3000美元的Callawry高尔夫球杆, 275美元就可以买到。在那部轰动一时的电视片中,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赚的盆满钵满的不法商人得意洋洋的笑容;看到琳琅满目的假货;看到当地执法机关的置之不理,在电视片的最后,记者表示了对假货泛滥和执法冷漠的愤慨,他说中国人应该为此而羞愧,但从那些在镜头前唾沫横飞、神采飞扬的假货老板们脸上真的看不出半点羞愧,利益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也蒙蔽了他们的良知,也许真的要到他们自己也被假货所害的时候才会嶓然醒悟,希望那份醒悟不要太迟。 中国企业生产制造假货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本身,更是殃及了“中国制造”这个大品牌,殃及了中国的形象。在欧洲的一些展览会上,欧洲厂商对“微笑的东方人”越来越怀有戒备心,甚至防贼一样不让中国人参观产品。而在欧盟海关,来自中国的游客也会格外“受关照”,检查总比其他人更仔细些。这些假冒行为最终还是让中国吃了亏。虽然很多公司 在中国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但他们往往不愿意把先进的科技带到中国来,在合资企业中也经常遮遮掩掩。而且,西方国家是非常讲究商业诚信的,如果时常有“假冒商品中大部分来自中国”之类的消息出笼,小则让中国企业失去国外订单,让消费者对中国货反感,大则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现在美国每每抓住中 国知识产权问题不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美国电子制造商就发起了“No-China”运动,提出“远离中国零件”。用中国零配件的厂家,即便再仔细、再严格也不容易取得消费者信任,厂家都不敢说自己跟中国零件供应商有关系。而在国外的地铁或公车上,老外也经常会对满身名牌的亚洲女孩儿侧目而视,那眼光里不是羡慕,分明是鄙夷和质疑,而造成这一切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诚信对于个人或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建立它也许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但毁掉它也许只要十几年甚至更短;今天的我们也许会因为这些假货而得利,但明天我们的子孙一定会为此而受苦,这就是佛经中的因果。 网上盛传着关于假货的一篇短文:‘昨天买了瓶洗发水,用来洗头发现头皮很痒,仔细一看是瓢柔(飘柔); 吃过大白免(大白兔)奶糖;抽过中萃(中华)香烟; 买过康帅博(康师傅)方便面;看过金康(金庸)的小说; SQNY,ADIDOS,FUMA,PAMA,HIKE,TOCHIFA哪个你不熟悉; 沙宜(沙宣)、治治瓜子(洽洽瓜子)、雲碧(雪碧)、芳达(芬达)哪个你没见过; 五粮液改叫“丑粮液”;可口可乐变成了“可日可乐”; microseft鼠标气坏了Microsoft;
更多York dale的 HR专卖店,相信很多人对它都不陌生,那里汇集了时尚尖端最顶级的众多品牌,信步其中你能感受到时髦的气息和奢侈品所带来的视觉及心理承受力上的巨大冲击,那里的一个皮包、一件衣服、一个配饰的价格基本是工薪阶层一个月的薪水。
更多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自居,礼仪之邦更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但事实真的如我们所说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