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暗無余的智慧明燈(七)
燈供可以用酥油燈、小燈泡乃至節慶日彩燈,設置各種各樣的燈供。一般在諸佛菩薩的聖誕,或新年佳節供燈;關於供燈的數量,在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曾有供十萬盞燈的紀錄。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於每年歲末開始供奉湛山平安燈,以中國傳統的大紅燈籠為特色,為遠在海外的僑胞以及家鄉的親朋好友祈求平安吉祥。湛山精舍的四眾弟子也會在新春伊始,禮拜三千佛懺,為供燈者祈福消災。
更多燈供可以用酥油燈、小燈泡乃至節慶日彩燈,設置各種各樣的燈供。一般在諸佛菩薩的聖誕,或新年佳節供燈;關於供燈的數量,在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曾有供十萬盞燈的紀錄。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於每年歲末開始供奉湛山平安燈,以中國傳統的大紅燈籠為特色,為遠在海外的僑胞以及家鄉的親朋好友祈求平安吉祥。湛山精舍的四眾弟子也會在新春伊始,禮拜三千佛懺,為供燈者祈福消災。
更多《譬喻經》第二卷記載:“過去佛陀在世時,有許多傑出的弟子,他們的長處各有不同,例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而阿那律則是天眼第一,他能清楚地觀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連非常微細的地方都能夠看得很清楚。阿難知道了,就問佛說:‘世尊,請問阿那律前世有何因緣,使他今世能夠有如此的天眼呢?’佛回答說:‘在過去約九十一劫前,毗婆屍佛入涅槃後,那時阿那律是一個盜賊,他曾到佛塔中去想盜取財物。當他來到佛塔時,佛前的燈火已經快要熄滅了,他見了便趕緊以劍將燈芯撥正,使燈火又恢復了光明。
更多在《阿阇世王受決經》中記載:“有一次,阿阇世王在供養佛陀齋飯之後,便和耆婆商討說:‘我已經供養佛陀食物了,還有什麽更好的供養嗎?’耆婆回答:‘那麽只有多點燈了。’國王聽了,就立刻命令屬下準備上百斛(約等於7200公斤)的麻油和燈具,一路從王宮大門點至佛陀居住的精舍。
更多據《賢愚因緣經》中記載:“阿難曾經請教佛陀:‘世尊,不知您過去世曾種下何種善根,才得到今日無量明燈供養的果報?’”佛陀回答道:“在過去二阿僧祇九十一劫前,此世間有個國王名叫波塞奇。他的第一位夫人生了一個太子,不但身體是紫金色,而且相貌十分莊嚴。太子長大之後,果然出家成佛,教化的眾生也非常多。”
更多誠如前述,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征,亦為佛教的十種供養之一。在佛前燃燈,是用以標誌佛的智慧波羅蜜,表征佛法的光明與智慧。在佛前點燈,就是祈望透過燃燈來體現點燃心中的自性燈的意義。
更多我們現正置身於科技發達、經濟繁榮的時代,日常生活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豐富物質。隨著一些人日益著重名利,追求和陶醉於物欲、色欲的滿足,心靈所受到的汙染日趨嚴重。社會上劇烈的競爭所帶來的種種煩惱,使心靈無法得到寧靜、安詳。其狀況猶如現代化都市的空氣一樣,越身處於繁華的地區,心靈混濁的程度就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呼吸清新的空氣和獲得心情平靜的境界。
更多人類自從學會鉆木取火以來,燈作為照明工具經歷了從火、油到電的無數的變革,從火把、動物油燈、植物油燈、蠟燭、煤油燈到白熾燈、日光燈,發展到現在琳瑯滿目的裝飾燈、節能燈等,在這種演變過程中,都是由於人們心中有一盞智慧明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