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撒谎
诚实几乎是所有民族、社会各阶层认可推崇的美德,而撒谎往往是遭致人们的谴责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人们观察的深入,加上工作学习中知识经验的积累,我慢慢悟出诚实与撒谎往往不是那么简单,无论诚实与撒谎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更多在西方社会站住脚跟的华人专业女性,多为中上收入、高教育阶层的白领人士。这个职业群的离婚率之高,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花前月下,良辰美景,对这群女子而言,似乎成了遥远的梦。
更多自尊心(self-esteem)与自信心(self-confidence)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一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更多笔者出国以前,做研究生和在大学教书,从事的是西方文学的研究。像那一代大多数年青人一样,十分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概念。出国后十几年,读书、打工、工作,很少有时间理性地去考虑民主、自由、人权的意义,以及它们在日常中的体现。
更多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文章《性格决定命运》。一位朋友读后,加了一句“小事决定成败”。我深有同感,于是决定来写写这个问题。
这位朋友,想来必是肺腑之言。她硕士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大学,本人又是成功商人。但是她多年来,一直是兢兢业业,踏实苦干。而我观察到的无论是在学术(包括教育医疗科技文艺)、商场、政界上有成就的人士,无一不是踏踏实实一干就是多年,一点一滴的拼出来的。
老年性痴呆,这是一个很是让人不安甚至痛苦的话题,同时它又是有可能降临于我们之中任何人的一种现象。因为它的不可逆转性和医疗目前还解决不了根治,我们又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即便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还是让我们心里不安。
更多交流(communication),是几乎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现象。人是社会的动物,只要我们同他人打交道,就有交流。甚至我们在独处时,只要我们思考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及生存环境的关系,我们也是在做交流准备。我们读书、办报纸以及写文章,也是在接纳他人对我们读者的交流或是把我们的意见表达交流出去。
更多心理学上,有个分支,叫”客体关系学”,或说是”客体心理学”。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主体的个人,与他人和外部世界物体之间的联系。说白了,就是他人和物体,在本质上是我们客观认识到其存在并将其作为自我的延生来看待理解的东西和内容,包括与其打交道。说白了,即他人是自我的外化部分。
更多多伦多话剧团近日推出黑色幽默剧《谁在打劫》。剧情很简单。此剧是讲两个劫匪,打劫一家银行,绑架了工作人员和顾客五位人质。他们被警方包围。在僵持过程中,劫匪和人质有些互动。后来,情况转化,有些人质也转化成了劫匪想分赃。最后,警方突击,打死了其中六位,留下一位女银行职员当活口留口供。而这一出简单的黑色幽默剧,却深深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多层次性,提出许多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时,此剧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理现象的文学艺术阐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