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在路上 (下篇)
作者:北矢
下篇
David翁家安在小镇后,慢慢就理顺了性子,不急不躁。这也是这些年来积年累月养出来的。翁生养成这种性子,主要得益于二个条件。一是他每天生活的那个小镇。小镇没多少户人家,宅子分散,平时见不到什么人,平静的能感受到微风吹过的声音。那些野生动物都表现得很无聊,松鼠们在草地上毫无目的地串来串去,有的就直接爬到电线杆上找个地方眯觉;大鹅结伙在马路上摇摆着踱着慢步随意地游荡着;狐狸则站在马路牙子那眯着眼咧着嘴对着那些大鹅们友好地示意。翁生触景生情,心情平静气自然就顺了。二是他每天都要走的那条404高速路。翁生北迁后,前前后后从城里迁到北边的人们逐年增多。没过几年,404高速路就被堵成了大停车场,路还是那条路,车却在路上走不动。100公里速度的路,浩浩荡荡的车流以10公里的高速晃晃悠悠的向前移动着。驾车的一只手捏着方向盘,腾出另一只手练养心气功梅花三弄。气沉丹田不急不躁,几个钟过去,一套功夫练完了,车也走到了该到的地方。
小镇的居民几乎都在城里干事。大部分居民走404高速路往返,也有走404再接着走401高速路的。小镇居民虽然相互不常见面,但是,对于相互的脾气秉性这些,凭着猜测就能说出差不多完全正确的答案。这种猜测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小镇居民相互见面致以问候时,一般都是这样开头的:“伙计,走那条道呀?”回话若是走404,那一准是慢性子,不急不躁的类型。要是回话走404接着还走401呢,脾气秉性摸起来就有些难度了,这么个走法的,脾气有时暴躁,有时温和,很难一时半会的笼统断诊。概括地说,小镇居民只存在二类性格,一是慢性子,二是有时慢有时急的。
翁生常年走404,很少走401。有一次,去机场接朋友走401,就弄出了事。
简单地说,401有二个特征。堵车是一个特征,但是与另一个特征相比,堵车这个特征只能算是给另一个特征做个陪衬。这另一个特征就是路面上坑多尤其深坑多。这条路素来是以深坑而作为主要面貌特征的。这么说吧,要是给401填个档案表,在面貌这一栏目,只能填:深坑,填别的都会有隐瞒实情的嫌疑。
翁生有个朋友,筒生,在公司任董事长。公司在陕北有几个磕头泵采油,主营倒腾油的业务。翁生对这个朋友很看重,干事靠谱,有洞察力,尤其是有能力。在处理董事会那件事上,就首先表现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公司打成立那时起,就朝着正儿八经的方向去发展。虽然公司人手不多,但在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丝毫含糊。公司有秘书处,董事长办,业务总部下面设置着业务分部。董事会精干,二个董事,筒生和媳妇。酝酿董事会那时,发生了较大的矛盾,媳妇想当董事长,让筒生当总经理,筒生给坚决地反驳了回去。矛盾解决的最终结果是,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二个位置让筒生给一肩挑了,媳妇则获得了秘书处处长的位置,负责签署下派文件。董事长办由筒生的儿子管着。业务总部和业务分部就交给筒生的儿媳妇去掌控政策方向。公司的业务时好时不好,钱赚了一些,债也背了不少。总之,公司在当地有名气,认识筒生的人都知道他是大款,也知道筒生的儿子是贵族。筒生是按照奥地利风格来培养儿子的,从小家教就让儿子走奥地利贵族这个路子。立下的规矩多。就拿吃饭来说,坐在凳子上不能单腿跷着,也不能双腿蹲在凳子上,臊子面黄馍馍烤地瓜那些都不能上桌,饭桌上一律是馒头抹黄油,可口可乐这些。
周六那天,筒生按预定方案从上海飞到了多伦多,翁生老早就在机场出闸口那候着。老朋友见面话多,又是在异国他乡,上了路,就那么一直唠着,三唠完了,接着唠四。筒生最近生意出了点差错,就和翁生述说着这个差错的过程。翁生听到关键处随口说了一句:“you 是 totally 错了。”翁生出国20年有余,常常在说家乡话时连带着英语,也不是说单用家乡话表达不够劲,就是有这个习惯,这个习惯神不知鬼不觉地已经附体好多年了。可是,也就是在说这话的这个功夫,出事了。
翁生只顾着说话,就轻视了路况。车正欢快地跑着呢,突发咣当一声闷响,接着筒生的头就呈斜插入姿态窜出了天窗,后脑勺被车窗框狠狠地刮了一道檩子,筒生还没来得及辨明窗外的景观,又接着重力下沉,屁股又回归了椅面。这一状况的发生实在太迅猛。前面交代过,这条路坑多尤其深坑多。这深坑说来也就来了,翁生此时正在惊悚地验证着这一点。其实,这只是一个次等的丙级深坑。近前方另一个上档次的甲负等级的深坑正在逼近。又是咣当一声闷响,翁生一个激灵无意识地打舵踩闸,紧接着一个急刹车。筒生的头这次没有窜出天窗,而是向前探去,身体呈30度倾斜状,胸部直接就撞击到了前椅的后背上,接着又回弹,脊梁骨还没伸直就以抛物线状紧紧地贴到了后座背。筒生被掂了一个不完整的马勺。
初来乍到多伦多的老朋友瞬间就给弄成了这个样,翁生就不能冒险再往前开了。就近找了个出口,将车顺出了401停了下来。按理说,这事不能怪401,这条路有这个毛病也不是一时半载了,少说也有个二、三十年了。对于在长期有毛病的路上开车,翁生却不上心,所以只能怪翁生自己。其实,翁生并非不上心,他也早就知道401有这个毛病,只是和老朋友唠的兴奋,从而丧失了对401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见到老朋友在那闭着眼睛缓神,翁生不放心,就自做决定,先不去预定的酒店,而是将筒生直接车到了医院的急诊室。
翁生陪筒生在急诊室坐着等着。翁生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避免这样的事再一次发生。翁生给想出了一个方案。下次去机场接朋友时,千万不能顾及面子,上车前,先给朋友扣上一顶冰球头盔,披上护胸护膝,脖颈缠上二条浴巾,再将前椅后椅用二床羽绒被完整地严严实实地包扎上,羽绒被和椅子中间拴上若干条强力弹簧。除了这么个弄法,还要事先买个防深坑的人寿保险。
筒生也同时在急诊室考虑事。他仔细回顾了出事的过程。当时他听到翁生说“you 是 totally 错了”这句话时,一时没有搭话。这时他才回想起来,是那句话让他分神了。他听成了“油是倒这里错了”。当时他认为是这句话直接点出了那单买卖吃亏的玄理。当年翁生到筒生那个村子当知青时,筒生就服气翁生有学问。对于玄理,筒生心里有数,只能意会不能明言。筒生家的大堂就供着关公大老爷。每天供香时,关公大老爷都是那付神态,眼睛瞪着你,但是不透任何口信。这就弄得筒生心里不托底,生怕什么事惹着关公大老爷,办事出现差错。果然就出错了。而翁生点出的这个玄理,筒生还是没有悟明白。碍于信仰方面的规矩,翁生就没敢问。
David 翁平日里只走404,这次让他知道了那些平日走401的,在坑上天天颠月月颠年年颠的,脾气暴躁那都是自然属性。这一次的经历将David 翁多年养成的慢性子给涂上了斑点。再较劲吗?和David苗无关了,而且和多伦多的现任市长也没有关系。高速公路这一块属于省政府的业务,和市政府无关。要是再较劲的话,那就该和省长Doug福特较劲了。估计David 翁不会再有这个心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