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产量调整不会影响原油市场
备受市场瞩目的OPEC维也纳会议周末以宣布增产落幕,符合市场预期。但缺乏具体增产量的声明让市场感到困惑,尽管在增产消息后油价大涨,但却以跌势开启本周。
OPEC组织在6月22日和23日分别发布了一份会议声明,6月22日的声明称,回顾2016年年底达成的减产协议,OPEC组织的减产配额是120万桶/日,而就近期的减产情况而言,今年5月的执行率达到了152%,所以,会议决定成员国将从7月开始努力遵守100%的执行率。
6月23日发布的声明是基于当日举行的第四届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声明回顾称OPEC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产油国(下称OPEC+)在2016年年底达成的减产180万桶/日的协议,5月份减产执行率达到了147%,在6月23日的会议上决定,从2018年7月1日开始回归到100%的执行率。
但具体减产多少,两份声明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增产数字,OPEC组织成员国各自的表态也令人困惑,伊拉克等国则称因为一些国家产能受限,所以实际的增幅为70万桶/日左右,市场因此产生了名义和实际增幅存在差距的想法。而沙特则试图打消市场的疑虑,在6月23日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在被追问具体的减产数字时,沙特石油部长法利赫称名义和实际增幅应该会十分接近。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能力增产,标普全球普氏分析预计届时实际的净增产量为70万桶/日,主要来自于沙特。 巴克莱银行认为,OPEC+此举将使下半年的原油供给从短缺20万桶/日转变为盈余20万桶/日。
2016年11月底,OPEC产油国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11个非OPEC产油国达成了18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于2017年伊始实施半年,协议达成后油价大涨,可之后的效果则不断地消退。之所以一再延长减产期限,是该协议的效果不断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美国页岩油的增产,以及获得减产豁免的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增产。为了支撑油价,此后还两度延长了减产协议。
减产协议原定于今年年底结束,沙特官方甚至还于3月底表态称考虑将短期的减产协议转变至10-20年的长期协议。但市场变数不断,5月上旬,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恢复对伊制裁,此举料减少伊朗原油出口,叠加委内瑞拉的供给下跌的情况,市场开始考虑供给不足,由此,沙特和俄罗斯开始释放在下半年开始增产的意向。
但也有人认为,油价在今年后期还是面临着一定的上行风险。今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要注意一定的上行风险,也就是当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情况开始展现影响的时候。